<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傍蔭的詩詞(38首)

    21 《幽谷泉》 宋·歐陽修

    踏石弄泉流,尋源入幽谷。
    泉傍野人家,四面深篁竹。
    溉稻滿春疇,鳴渠遶茅屋。
    生長飲泉甘,蔭泉栽美木。
    潺湲無春冬,日夜響山曲。
    自言今白首,未慣逢朱轂。
    顧我應可怪,每來聽不足。

    22 《洞庭春色/沁園春》 宋·無名氏

    絳萼欺寒,暗傳春信,一枝乍芳。
    向籬邊竹外,前村雪里,青梢猶瘦,疏影溪傍。
    惹露和煙凝酥艷,似瀟灑玉人初試妝。
    江南路,有多情佇立,回盡柔腸。

    23 《觀何君寶畫》 宋·梅堯臣

    燕馬易畫,吳牛難圖。
    馬骨隱細牛骨麤,馬毛厚密牛毛疏。
    麤疏必辨別,細密多模胡。
    乃知戴嵩筆,能出韓干徒。

    24 《合流曹光道惠鉅李知其炎酷中有此味亦可樂也》 宋·梅堯臣

    穎傍成蹊李,其實小於拳。
    誰知皴枝瘦,生此紺玉鮮。
    摘以筠梢籠,沈以石根泉。
    蒙蒙粉未落,粲粲葉猶連。
    蔭樹咀甘液,安知有苦煎。
    報君惜茲樂,時詠逍遙篇。

    25 《避寇姥山》 宋·王之道

    山前湖水抱煙村,湖外山光隱若存。
    泛宅浮家聊自托,蔭松藉草欲誰論。
    物情魚沫真堪笑,世事槐安不在言。
    回首故園煨燼里,歸歟猶勝傍人門。

    26 《枯樹圖歌》 明·劉基

    道傍古樹身半枯,白蟻穴根蟲穴膚。
    風摧雨撼霜雪凍,斷石臲卼無人扶。
    憶昔勾芒肇初政,百卉騰達隨呵虛。
    新柯荏苒舊柯壯,霧露膏沐光如濡。

    27 《次韻張丞》 宋·陳造

    政平民安之,不在書上考。
    君看道傍樗,蒼云蔭合抱。
    明時話英躔,佳氣指蓬島。
    孰知嵌巖幽,乃韞希代寶。

    28 《次俞簿韻》 宋·陳造

    昔賢識紫芝,不恨生叔季。
    同寮得若人,襟宇極沖粹。
    相過鄙吝忘,滿抱昔賢意。
    傍睨褦襶兒,真堪裂人眥。

    29 《擬西北有高樓》 宋·吳泳

    高樓可岧嶢,一柱西北隅。
    橫當子午道,峻直參井墟。
    曲瓊卷飛霞,儼儼仙人居。
    上通三重階,下蔭十二衢。

    30 《送程公明》 宋·李新

    登山臨水送將歸,身蔭甘棠手挽衣。
    不似塞垣來泣別,傍轅猶怯使君威。

    31 《題扇二十四首》 宋·曹勛

    薰風過雨到池臺,綠蔭都無一點埃。
    傍架垂垂薇露重,糝枝已有橘花開。

    32 《陳順之靈壁石硯山》 宋·樓鑰

    名畫法書環四壁,中有米家真寶石。
    群峰森聳外澗流,他物雖奇敢爭席。
    舊屬半山老仙人,佛印乞之如乞鄰。
    阿章有力負之走,一時攘取成紛綸。

    33 《秀野》 宋·周弼

    小作幽園傍宅開,只須數畝占樓臺。
    石移林屋秋云至,水帶松江暮雨來。
    徑草散香迎過屐,砌花分影蔭流杯。
    人家園圃應無數,不似君能日幾回。

    34 《學士柏》 明·李東陽

    翰林后堂有二柏,竹巖柯先生所種也。
    東陽承詔受業,今三十年,柏已郁然,而先生棄諸生久矣

    間出題課諸吉士,弋陽汪俊抑之有‘一日百匝行樹底’之

    35 《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 宋·方回

    我年三十四,鄂漢脫戰場。
    四月扁舟東,生汝于建康。
    九載鶴山門,靜翁還鵷行。
    實為舊主人,別意殊徊徨。

    36 《暑天》 宋·方回

    暑天無暑荷天公,似覺吾家亦未窮。
    蔭傍漢朝名將樹,涼分楚澤大王風。
    洛遺書訂三焦誤,河負圖觀一點中。
    忽藉流螢足詩句,黃昏燁熠起林叢。

    37 《遂初晚飲》 宋·葛紹體

    書葉翻風傍酒樽,庭槐清影蔭黃昏。
    新螢一點南窗下,來約燈花伴夢魂。

    38 《題隱靜寺》 宋·喻良能

    杯渡已仙去,茲山馀勝蹤。
    傍云開廣殿,夾道蔭長松。
    幽洞秋含霧,清溪冷浸峰。
    老僧如宿昔,一笑喜相逢。

    * 關于傍蔭的詩詞 描寫傍蔭的詩詞 帶有傍蔭的詩詞 包含傍蔭的古詩詞(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