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傍情的詩詞(591首)

    41 《答魑魅代書寄家人》 唐·沈佺期

    魑魅來相問,君何失帝鄉。
    龍鐘辭北闕,蹭蹬守南荒。
    覽鏡憐雙鬢,沾衣惜萬行。
    抱愁那去國,將老更垂裳。

    42 《江行紀事二首》 唐·席豫

    飄飖任舟楫,回合傍江津。
    后浦情猶在,前山賞更新。
    樹深煙冪冪,灘淺石磷磷。
    川路南行遠,淹留惜此辰。

    43 《邯鄲宮人怨》 唐·崔顥

    邯鄲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見一婦人。
    自言鄉里本燕趙,少小隨家西入秦。
    母兄憐愛無儔侶,五歲名為阿嬌女。

    44 《邯鄲宮人怨》 唐·崔顥

    邯鄲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見一婦人。
    自言鄉里本燕趙,少小隨家西入秦。
    母兄憐愛無儔侶,五歲名為阿嬌女。

    女子送別情郎

    45 《送儲十二還莊城》 唐·綦毋潛

    西坂何繚繞,青林問子家。
    天寒噪野雀,日晚度城鴉。
    寂歷道傍樹,曈曨原上霞。
    茲情不可說,長恨隱淪賒。

    46 《山行入涇州》 唐·王昌齡

    倦此山路長,停驂問賓御。
    林巒信回惑,白日落何處。
    徙倚望長風,滔滔引歸慮。
    微雨隨云收,濛濛傍山去。

    贊美寫雪送別友情

    47 《赴南中題褚少府湖上亭子(一作李嘉祐詩)》 唐·劉長卿

    種田東郭傍春陂,萬事無情把釣絲。
    綠竹放侵行徑里,青山常對卷簾時。
    紛紛花落門空閉,寂寂鶯啼日更遲。
    從此別君千萬里,白云流水憶佳期。

    48 《和張判官登萬山亭,因贈洪府都督韓公》 唐·孟浩然

    韓公是襄士,日賞城西岑。
    結構意不淺,巖潭趣轉深。
    皇華一動詠,荊國幾謠吟。
    舊徑蘭勿剪,新堤柳欲陰。

    牡丹

    49 《和張判官登萬山亭,因贈洪府都督韓公》 唐·孟浩然

    韓公是襄士,日賞城西岑。
    結構意不淺,巖潭趣轉深。
    皇華一動詠,荊國幾謠吟。
    舊徑蘭勿剪,新堤柳欲陰。

    50 《勞勞亭歌(在江寧縣南十五里古送別之所,一名臨滄觀)》 唐·李白

    金陵勞勞送客堂,蔓草離離生道傍。
    古情不盡東流水,此地悲風愁白楊。
    我乘素舸同康樂,朗詠清川飛夜霜。
    昔聞牛渚吟五章,今來何謝袁家郎。
    苦竹寒聲動秋月,獨宿空簾歸夢長。

    51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唐詩三百首寫景山水歸隱

    52 《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 唐·李白

    我昔釣白龍,放龍溪水傍。
    道成本欲去,揮手凌蒼蒼。
    時來不關人,談笑游軒皇。
    獻納少成事,歸休辭建章。

    53 《贈王侍御》 唐·韋應物

    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
    府縣同趨昨日事,升沉不改故人情。
    上陽秋晚蕭蕭雨,洛水寒來夜夜聲。
    自嘆猶為折腰吏,可憐驄馬路傍行。

    愛國

    54 《詠螢》 唐·李嘉祐

    映水光難定,凌虛體自輕。
    夜風吹不滅,秋露洗還明。
    向燭仍分焰,投書更有情。
    猶將流亂影,來此傍檐楹。

    55 《赴南中留別褚七少府湖上林亭(一作劉長卿詩)》 唐·李嘉祐

    種田東郭傍春陂,萬事無情把釣絲。
    綠竹放侵行徑里,青山常對卷簾時。
    紛紛花發門空閉,寂寂鶯啼日更遲。
    從此別君千萬里,白云流水憶佳期。

    56 《風雨看舟前落花,戲為新句》 唐·杜甫

    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疏籬。
    影遭碧水潛勾引,風妒紅花卻倒吹。
    吹花困癲傍舟楫,水光風力俱相怯。

    57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史參三十韻》 唐·杜甫

    故人何寂寞,今我獨凄涼。
    老去才難盡,秋來興甚長。
    物情尤可見,辭客未能忘。
    海內知名士,云端各異方。

    58 《西閣雨望》 唐·杜甫

    樓雨沾云幔,山寒著水城。
    徑添沙面出,湍減石棱生。
    菊蕊凄疏放,松林駐遠情。
    滂沱朱檻濕,萬慮傍檐楹。

    59 《偶題》 唐·杜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
    騷人嗟不見,漢道盛于斯。
    前輩飛騰入,馀波綺麗為。

    60 《偶題》 唐·杜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
    騷人嗟不見,漢道盛于斯。
    前輩飛騰入,馀波綺麗為。

    哲理

    * 關于傍情的詩詞 描寫傍情的詩詞 帶有傍情的詩詞 包含傍情的古詩詞(59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