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偶世的詩詞(991首)
541
《和陶還舊居》 宋·蘇軾
痿人常念起,夫我豈忘歸。
不敢夢故山,恐興墳墓悲。
生世本暫寓,此身念念非。
鵝城亦何有,偶拾鶴毳遺。
542
《和陶桃花源》 宋·蘇軾
凡圣無異居,清濁共此世。
心閑偶自見,念起忽已逝。
欲知真一處,要使六用廢。
桃源信不遠,杖藜可小憩。
545
《芙蓉城(并敘)》 宋·蘇軾
世傳王迥子高,與仙人周瑤英游芙蓉城。
元豐元年三月,余始識子高,問之信然,乃作此詩。
極其情而歸之正,亦變風止乎禮義之意也。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
548
《破琴詩(并引)》 宋·蘇軾
舊說,房琯開元中嘗宰盧氏,與道士邢和璞出游,過夏口村,入廢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鑿地,得甕中所藏婁師德與永禪師書,笑謂琯曰:“頗憶此耶?”琯因悵然,悟前生之為永師也。
故人柳子玉寶此畫,云是唐本,宋復古所臨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還朝,宿吳淞江,夢長老仲殊挾琴過予,彈之有異聲,就視,琴頗損,而有十三弦。
549
《阮籍嘯臺?在尉氏?》 宋·蘇軾
阮生古狂達,遁世默無言。
猶余胸中氣,長嘯獨軒軒。
高情遺萬物,不與世俗論。
登臨偶自寫,激越蕩乾坤。
醒為嘯所發,飲為醉所昏。
誰能與之較,亂世足自存。
552
《次韻信都公石枕蘄簟》 宋·王安石
端溪琢枕綠玉色,蘄水織簟黃金紋。
翰林所寶此兩物,笑視金玉如浮云。
都城六月招客語,地上赤日流黃塵。
燭龍中天進無力,客主歊然各疲劇。
553
《贈陳君景初》 宋·王安石
吾嘗奇華佗,腸胃真割剖。
神膏既傅之,頃刻活殘朽。
昔聞今則信,絕伎世嘗有。
堂堂潁川士,察脈極淵藪。
555
《答劉季孫》 宋·王安石
偶著儒冠敢陋今,自憐多負少時心。
輊軒已任人前後,揭厲安知世淺深。
挾策有思悲慷慨,負新無力病侵淫。
愧君綠綺虛投贈,更覺貧家報乏金。
556
《寄曾子固》 宋·王安石
吾少莫與何,愛我君為最。
君名高山岳,嵑樂嵩與泰。
低心收憃友,似不讓塵境。
又如滄江水,不逆溝畎澮。
557
《九井》 宋·王安石
沿崖涉澗三十里,高下犖確無人耕。
捫蘿挽蔦到山趾,仰見吹瀉何崢嶸。
余聲投林欲風雨,末勢卷土猶溪阬。
飛蟲凌兢走獸栗,霜雪夏落雷冬鳴。
558
《七星硯》 宋·王安石
余聞星墮地,往往化為石。
石上有七星,此理余莫測。
持來當白日,光彩不為匿。
恍如起鴻蒙,俛仰帝垣側。
* 關于偶世的詩詞 描寫偶世的詩詞 帶有偶世的詩詞 包含偶世的古詩詞(99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