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借光的詩詞(705首)

    481 《念奴嬌·歲華漸杪》 宋·無名氏

    歲華漸杪,又還是春也,難禁愁寂。
    欲探疏梅,獨自個、尋訪山村水驛。
    路轉溪斜,竹低墻短,應是瑤姬宅。
    玉蕤不動,月輪寒浸國色。

    482 《惜奴嬌·無算》 宋·無名氏

    無算。
    仗委東君遍。
    有風光、占五陵閑散。
    從把千金,五夜繼賞,并徹春宵游玩。
    借問花燈,金瑣瓊瑰果曾罕。
    洞天里,一掠蓬瀛,第恐今宵短。

    483 《和永叔內翰思白兔答憶鶴雜言》 宋·梅堯臣

    醉翁在東堂,為他栽桂樹。
    待將枝條與人折,憶著家中玉色兔。
    夜看明月海上來,光彩離離入庭戶。
    且問常娥一借觀,翁家雖有來無路。

    484 《八月十五夜有懷》 宋·梅堯臣

    天為水蒼玉,月拕潭面冰。
    萬里絕瑕玷,百文已澄凝。
    山河了然在,星斗光莫增。
    借問九州內,豈無陰云興。

    485 《答張子卿秀才》 宋·梅堯臣

    茫茫九土中,天網該時秀。
    有鳳不收羅,有麟不獲狩。
    賢豪為咨嗟,都邑誦瓊琇。
    而我當是時,欲見恨未遘。

    486 《吊石曼卿》 宋·梅堯臣

    前時京師來,對馬嘗相揖。
    埃塵正滿衢,笑語曾未及。
    雖然恨莫親,往往聞風什。
    星斗交垂光,昭昭不可挹。

    487 《讀邵不疑學士詩卷杜挺之忽來因出示之且伏高》 宋·梅堯臣

    作詩無古今,唯造平淡難。
    譬身有兩目,了然瞻視端。
    邵南有遺風,源流應未殫。
    所得六十章,小大珠落盤。

    488 《寄許越州》 宋·梅堯臣

    開元冠蓋里,無若賀知章。
    乞得鏡湖水,洗出明月光。
    行坐鏡與月,身衣羽人裳。
    心存黃庭經,目視白鳥行。

    489 《較藝贈永叔和禹玉》 宋·梅堯臣

    今看座主與門生,事事相同舉世榮。
    并直禁林司詔令,又來西省選豪英。
    飛龍借馬天邊下,光祿供醪月底傾。
    食葉蠶聲句偏美,當時曾記賦將成。

    490 《結客少年場行》 明·高啟

    結客須結游俠兒,借身報仇心不疑。
    千金買得利匕首,摩挲誓許酬相知。
    白馬縵胡纓,行行人盡止。
    朝游洛北門,暮醉秦東市。

    491 《贈醉樵》 明·高啟

    川釣已遭獵,野耕終改圖。
    不如山中樵,醉臥誰得呼。
    采山不采松,松花可為酒。
    酒熟誰共斟,木客為我友。

    492 《題黃大癡天池石壁圖》 明·高啟

    黃大癡,滑稽玩世人不知。
    疑似阿母傍,再謫偷桃兒。
    平生好飲復好畫,醉后灑墨秋淋漓。
    嘗為弟子李少翁,貌得華山絕頂之天池。

    493 《枕上聞蛩忽久不鳴》 宋·晁說之

    促織復促織,爾實借我職。
    語我以詩書,覺我以道德。
    胡然久不鳴,似知不如默。
    默而如見容,實惟已失則。

    494 《十二弟季所和邵子文病中感懷之作復次韻寄子》 宋·晁說之

    先生窮作書,寧比近術赦。
    天故使之貧,赤手唯是籍。
    或者窺殘篇,律呂起韶夏。
    微意有子傳,光燭不鄰借。

    495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496 《投迤殿院》 宋·王禹偁

    南面修文德,東吳納土疆。
    蒼生思撫育,丹詔擇循良。
    烏府官新轉,龍頭桂舊香。
    渡江驄馬瘦,重地繡衣長。

    497 《不見陽城驛》 宋·王禹偁

    不見陽城驛,空吟昔人詩。
    誰改避賢郵,唱首元微之。
    微之謫江陵,顦悴為判司。
    路宿商山驛,一夕見嗟咨。

    498 《辛亥三月九日宿囊山》 宋·劉克莊

    已買荒山卜毳藏,豈知來此借禪床。
    傍人盡怪病摩詰,送客不嫌窮孟嘗。
    皓白群仙應笑老,昏花太乙謾分光。
    何時鄰里持牛酒,卻賀先生返故鄉。

    499 《警齋吳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詩各次韻》 宋·劉克莊

    少小攜書借隙光,宵眠常晏起常忙。
    莫嫌茅舍曝朝日,猶勝板橋行曉霜。
    藜杖久疏前閣老,桃花不記舊臺郎。
    自慚道學工夫淺,晚卻逃儒入老莊。

    500 《寄滿居中衡父》 宋·王令

    前會去莫追,後見來無期。
    別嘆後見難,悔恨前會稀。
    惟吾衡父兄,金純玉光輝。
    裁磨殺圭角,不與瓦礫齊。

    * 關于借光的詩詞 描寫借光的詩詞 帶有借光的詩詞 包含借光的古詩詞(70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