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倚松的詩詞(876首)
583
《又次前韻贈賈耘老》 宋·蘇軾
具區吞滅三州界,浩浩湯湯納千派。
従來不著萬斛船,一葦漁舟恣奔快。
仙壇古洞不可到,空聽余瀾鳴湃湃。
今朝偶上法華嶺,縱觀始覺人寰隘。
584
《宥老楮》 宋·蘇軾
我墻東北隅,張王維老谷。
樹先樗櫟大,葉等桑柘沃。
流膏馬乳漲,墮子楊梅熟。
胡為尋丈地,養此不材木。
585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 宋·蘇軾
芙蓉仙人舊游處,蒼藤翠壁初無路。
戲將桃核裹黃泥,石間散擲如風雨。
坐令空山出錦繡,倚天照海花無數。
花間石室可容車,流蘇寶蓋窺靈宇。
586
《用前韻作雪詩留景文》 宋·蘇軾
萬松嶺上黃千葉,載酒年年踏松雪。
劉郎去后誰復來,花下有人心斷絕。
東齋夜坐搜雪句,兩手龜坼霜須折。
無情豈亦畏嘲弄,穿簾入戶吹燈滅。
588
《沉香石》 宋·蘇軾
壁立孤峰倚硯長,共疑沉水得頑蒼。
欲隨楚客紉蘭佩,誰信吳兒是木腸。
山下曾逢化松石,玉中還有辟邪香。
早知百和俱灰燼,未信人言弱勝強。
589
《書黁公詩后(并敘)》 宋·蘇軾
過加祿鎮南二十五里大許店,休焉于逆旅祁宗祥家。
見壁上有幅紙題詩云:滿院秋光濃欲滴,老僧倚杖青松側。
只怪高聲問不應,瞋余踏破蒼苔色。
其后題云滏水僧寶黁。
590
《山居雜言》 宋·王安石
法和衣缽過南華,正葉傳師萃一花。
勝地霧迷淮水石,望星人指楚天涯。
數千松倚西山老,七百僧悲去路賒。
一片蒼苔涅盤石,至今繚遶白云遮。
591
《登寶公塔》 宋·王安石
倦童疲馬放松門,自把長筇倚石根。
江月轉空為白晝。
嶺云分暝與黃昏。
鼠搖岑寂聲隨起,鴉矯荒寒影對翻。
當此不知誰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
593
《重游南岳》 宋·范成大
舍舟得馬如馭氣,步入青松三十里。
我從蠻嶺瘴煙來,不怕雨云進岳趾。
憶昔南征款廟庭,往來無恙神所祉。
當時已有歸田愿,帝臨此習如白水。
594
《包山寺》 宋·范成大
仙塢遜半坐,精廬遷古幢。
槁衲昔開山,至今坐道場。
熾然說慈忍,禪海薰戒香。
稚竹暗寒碧,飛松盤老蒼。
船鼓入宴坐,紅塵隔滄浪。
藤杖嬾歸去,共倚蒲團床。
595
《大雪書懷》 宋·范成大
天將奇賞發清歡,疇昔登臨插羽翰。
梅下尋詩騎馬滑,松梢索酒倚樓寒。
閉門老子愁無賴,返棹歸來興已闌。
聊掬玉塵添石鼎,自煎魚眼破龍團。
596
《古風送南卿》 宋·范成大
廬阜有佳人,顏色皦冰玉。
不能時世妝,蕭然古冠服。
紛紜倚市門,組麗眩紅綠。
妖歌促艷舞,飛上黃金屋。
598
《西樓獨上》 宋·范成大
竹日駐微暑,松風生早秋。
閑尋來處路,獨倚靜中樓。
老景驅雙轂,鄉習挽萬牛。
相隨木上坐,腳底亦云浮。
599
《中巖》 宋·范成大
赤巖倚竛竮,翠邏森戍削。
岑蔚嵐氣重,稀間暑光薄。
聊尋大士處,往扣洞門錀。
雙撐紫玉關,中矗翠云幄。
600
《與長文、正夫游北山》 宋·范成大
柳岸松門勝處通,馬蹄踏霧入空蒙。
春寒有力欺游子,天色無情沒斷鴻。
雨腳遠連山腳暗,杏梢斜倚竹梢紅。
駝裘擁鼻吾衰矣,年少猶嫌料峭風。
* 關于倚松的詩詞 描寫倚松的詩詞 帶有倚松的詩詞 包含倚松的古詩詞(8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