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倚松的詩詞(876首)

    41 《秋宵辭》 宋·白玉蟾

    長天與遠水,極目煙冥茫。
    暮鴻孤悲鳴,霜林萬葉黃。
    倚松望翠微,數點寒螢光。
    吾非長夜魂,墮此寂寞鄉。
    衷情憑誰訴,空山草木長。

    42 《步自玉乳峰歸二首》 宋·白玉蟾

    薄暮一凝佇,歸鴻千有余。
    倚松吟半餉,月影瀉庭除。

    43 《劣隱》 宋·白玉蟾

    世態炎涼覺鼻酸,洞門空掩綠煙寒。
    仗三尺劍臨風舞,把一張琴對月彈。
    斫竹數竿容水過,倚松半日執經看。
    山林心緒得閑處,好煉長生不死丹。

    44 《酬秦壽之見贈三首》 宋·王之道

    人言韓孟才相高,欲將詩骨追詩濤。
    可憐寒谷瘦不毛。
    青高倚松亦浪語,遂令后世稱同曹。

    45 《山行》 宋·方岳

    野鶴相將拄杖前,倚松穿竹各欣然。
    山行一匝又一日,云作四鄰今四年。
    名教之中元有地,吾心以外別無天。
    平生老仆猶疑我,不是凡夫不是仙。

    46 《唐律十首》 宋·方岳

    寂寞斷過從,行山又一重。
    煙村秋色畫,茅屋夕陽舂。
    得句多題竹,觀畫半倚松
    心閒身已老,悔不早歸農。

    47 《西崦》 宋·方岳

    西崦東岡取次行,倚松小立又詩成。
    山風溪月寶無價,牧笛樵歌畫有聲。
    半頃萊田供伏臘,一間茅屋老升平。
    未知沮溺今何似,卻怕諸生問姓名。

    48 《重午》 宋·方岳

    重午無人肯訪臨,竹低沙淺綠連陰。
    倚松自讀離騷坐,一笑得醒江水深。

    49 《饒監丞惠詩有未能上下逐東野之句次韻寄呈》 宋·方岳

    誰肯低頭老孟郊,譬之草木等荃茅。
    倚松人好傳聞久,采蕨山深夢寐勞。
    飛兔妙摛青玉案,胎仙重脫紫云胞。
    小奚容入江西社,四海眼空毋甚高。

    50 《山逕》 宋·方岳

    一逕凈於秋,山中夜來雨。
    倚松不知還,幽禽妙言語。

    51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從上爪牙,千差萬別。
    截鶴續鳧,傷龜恕鱉。
    拄杖子,不入這保社。
    顢顢頇頇,跛跛挈挈。
    有眼如盲,有舌如結。
    倚松根,憨眠不徹。
    佛法從教爛似泥。
    不說不說。

    52 《出豐城一首》 宋·王阮

    搖搖旌旆出洪都,彌望田疇總廢墟。
    羸馬不前身突兀,耕夫相視笑軒渠。
    倚松茅屋斜開徑,近水人家半賣魚。
    蒲葉向冬猶未割,臨風遙憶路溫舒。

    53 《陶弘景》 宋·徐鈞

    縛屋倚松志本清,援圖成趣若為情。
    預聞國政無虛日,笑殺山中宰相名。

    54 《育王寺》 宋·薛嵎

    寺中眾山里,白云深更深。
    不知行樂意,何似坐禪心。
    護塔龍常在,倚松僧獨吟。
    渡江前賜字,珍重到于今。

    55 《四用韻十首》 宋·楊公遠

    愛梅能獨立,不與眾芳同。
    花貯香千斛,梢寵月一弓。
    倚松還傍竹,洗雨更梳風。
    和靖清吟后,題評愈不窮。

    56 《八月六日與僧如展、前松滋主簿韋戴同游碧澗寺…平聲韻》 唐·元稹

    空闊長江礙鐵圍,高低行樹倚巖扉。
    穿廊玉澗噴紅旭,踴塔金輪拆翠微。
    草引風輕馴虎睡,洞驅云入毒龍歸。
    他生莫忘靈山別,滿壁人名后會稀。

    57 《松》 唐·王睿

    寒松聳拔倚蒼岑,綠葉扶疏自結陰。
    丁固夢時還有意,秦王封日豈無心。
    常將正節棲孤鶴,不遣高枝宿眾禽。
    好是特凋群木后,護霜凌雪翠逾深。

    58 《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 唐·李商隱

    萬草已涼露,開圖披古松。
    青山遍滄海,此樹生何峰。
    孤根邈無倚,直立撐鴻濛。
    端如君子身,挺若壯士胸。

    59 《松》 唐·唐彥謙

    托根蟠泰華,倚干蝕莓苔。
    誰云山澤間,而無梁棟材。

    60 《松》 唐·唐彥謙

    托根蟠泰華,倚干蝕莓苔。
    誰云山澤間,而無梁棟材。

    * 關于倚松的詩詞 描寫倚松的詩詞 帶有倚松的詩詞 包含倚松的古詩詞(8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