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倚杖的詩詞(551首)

    81 《清音洞》 宋·黃非熊

    群山如削水如澠,一洞清音氣味凝。
    風送松聲歸遠壑,日移猿影下垂藤。
    林僧倚杖看泉脈,野客橫琴坐石稜。
    回首碧巖鐘動處,云臺猶在最高層。

    82 《行鄉》 宋·李揆

    園林二月春才半,朝日曈曨天氣暖。
    東風放盡柳梢青,已有黃鸝嬌睍睆。
    波翻嫩麥綠連坡,露入夭桃紅滿眼。
    筍輿乘興入招提,苾蒭留我炊香飯。

    83 《感時》 宋·林伯元

    舊谷新絲價未平,田苗一半屬官青。
    白頭老子面如鬼,倚杖開門見彗星。

    84 《題翠蛟》 宋·羅相

    坡仙已跨老鯨去,夭矯一蛟留翠岑。
    頭角要歸滄海闊,鬐鱗聊舞小亭陰。
    停杯欲共馮夷語,倚杖不知嵐氣深。
    休用旌陽持劍起,憐渠終夜抱珠吟。

    85 《雁蕩道中》 宋·潘檉

    千丈巖頭一點紅,春風吹落淺莎中。
    山僧倚杖移時去,說似溪邊采藥翁。

    86 《辭侍郎蔣公讌客見招》 宋·釋惟政

    昨日曾將今日期,出門倚杖又思惟。
    為僧只合居巖谷,國士筵中甚不宜。

    87 《自題像》 宋·釋惟政

    貌古形疏倚杖藜,分明畫出須菩提。
    解空不許離聲色,似聽孤猿月下啼。

    88 《水退》 宋·蘇壽元

    轉眼江流已昨非,便隨鷗鷺省漁硯。
    飛花無復浪千頃,倒影依然山四周。
    不向靜中觀物理,更于何處覓天機。
    興來倚杖斜陽外,弄篇潺湲未肯歸。

    89 《登宜春臺》 宋·湯莘叟

    草徑無邊綠,江空見底清。
    遙峰橫晚色,古木逢秋聲。
    客舍孤云遠,鄉心一雁鳴。
    憑高寄吳楚,倚杖獨含情。

    90 《秋后二首》 宋·徐文卿

    種豆山園中,土瘠豆不實。
    攟收能幾何,倚杖三嘆息。
    況此山下田,旱久苗葉赤。
    無豆尚猶可,無禾孰供食。
    已孤豐稔望,徒費耘耕力。
    官吏更索租,真爾從何出。

    91 《雁蕩道中》 宋·許志仁

    千丈巖頭一點紅,春風吹落淺莎中。
    山僧倚杖移時去,說似溪邊采藥翁。

    92 《晚對亭》 宋·虞億

    落日下青嶂,歸云獨未安。
    倚杖無言久,夕陰生翠寒。

    93 《晚對亭》 宋·虞子萬

    落日下青嶂,歸云猶未安。
    倚杖無言久,夕陰生翠寒。

    94 《金精山》 宋·曾原

    散策深尋紫翠邊,雨余林密意蒼然。
    玄崖擁路奇千疊,邃洞扃抽自一天。
    殿古尚存唐歲月,地靈疑帶漢風煙。
    斜陽欲趁歸樵路,倚杖更聽云聽泉。

    95 《九日送客》 宋·趙時煥

    頻來因送客,攜酒訪仙靈。
    歸去成何事,重來愧此亭。
    天寬野水白,松潤石崖青。
    倚杖思今古,寒鷗落遠汀。

    96 《江居》 宋·鄒登龍

    獨和幽居計,江邊屋數間。
    水流天自在,心遠地寬閑。
    鉏月栽梅樹,移云疊石山。
    白鷗盟欲結,倚杖看潺湲。

    97 《故國》 明·方豪

    故國春猶好,晨風送馬蹄。
    四山花氣雜,萬竇水聲齊。
    舊木鶯初出,新菑犢正肥。
    老翁閑倚杖,白發照清溪。

    98 《暮春雨集四山堂晚晴登烏石懷往柬一山古逸二》 明·傅汝楫

    雨罷山堂宴未休,烏山醉傍晚晴游。
    隔江云樹翻殘照,到石風花減客愁。
    祠殿草荒中使返,姓名苔蝕古人留。
    空傷往事論今夕,倚杖聽鶯憶酒儔。

    99 《登臺》 明·高岱

    薊北收兵未,長安無使來。
    風塵連朔漠,雨雪暗蓬萊。
    去鳥為誰急,寒花何意開。
    孤臣頭白盡,倚杖獨登臺。

    100 《中秋清源公署》 明·林春澤

    萬里秋光旅夜清,空庭倚杖轉傷情。
    月明偏照干戈地,風冷惟聞鼓角聲。
    東海魚龍俱寂寞,南枝烏鵲尚飄零。
    天衣欲把思無力,愁絕長安北斗城。

    * 關于倚杖的詩詞 描寫倚杖的詩詞 帶有倚杖的詩詞 包含倚杖的古詩詞(55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