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倚傍的詩詞(317首)

    141 《瑞鶴仙(和丁基仲)》 宋·周氏

    畫樓簾卷翠。
    正柳約東風,搖蕩東霽。
    緗桃雨才洗。
    似妝臨寶鏡。

    142 《慶清朝(木芙蓉)》 宋·李宏模

    碧玉云深,彤綃云薄,芳叢亂迷秋渚。
    重城傍水,中有吹簫儔侶。
    應是瓊樓夜冷,月明誰伴乘鸞女。
    仙游處。

    143 《花發沁園春(芍藥會上)》 宋·黃升

    曉燕傳情,午鶯喧夢,起來檢梭芳事。
    荼コ褪雪,楊柳吹綿,迄邐麥秋天氣。
    翻階傍砌。
    看芍藥、新妝嬌媚。

    144 《花發沁園春(芍藥會上)》 宋·黃升

    曉燕傳情,午鶯喧夢,起來檢梭芳事。
    荼コ褪雪,楊柳吹綿,迄邐麥秋天氣。
    翻階傍砌。
    看芍藥、新妝嬌媚。

    寫景友情

    145 《西江月》 宋·胡翼龍

    水霽芹香燕觜,林深風暖鶯吭。
    一春心事錦機傍。
    忘卻尋芳模樣。
    柳絮池塘書午,梨花院落昏黃。
    闌干曲曲是回腸。
    倚到西廂月上。

    146 《賀新郎(憶鶴)》 宋·劉子才

    蒼蘚黏溪路。
    帳山君、翛然羽化,夢魂何許。
    曾約秋云縈客袖,舞傍吟皋硯塢。
    矯清唳、裂穿云宇。

    147 《應天長(平湖秋月)》 宋·張矩

    候蛩探暝,書雁寄寒,西風暗剪綃纖。
    報道鳳城催鑰,笙歌散無跡。
    冰輪駕,天緯逼。
    漸款引、素娥游歷。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婉約元宵節追憶愛情思念

    148 《應天長(平湖秋月)》 宋·張矩

    候蛩探暝,書雁寄寒,西風暗剪綃纖。
    報道鳳城催鑰,笙歌散無跡。
    冰輪駕,天緯逼。
    漸款引、素娥游歷。

    149 《念奴嬌》 宋·續雪谷

    砌紅慵掃,問東風、應念西園寥落。
    簾卷垂楊鶯囀巧,才見還因飛卻。
    捻指光陰,關心節序,總在秋千索。
    翻翻雙蝶,傍人爭趁行樂。

    150 《賀新郎》 宋·應法孫

    宿霧樓臺濕。
    曉清初、花明柳潤,燕飛鶯集。
    舊約重來歌舞地,留得艷香嬌色。
    又夢草、東風吹碧。

    151 《都門秋思(四首選二)》 清·黃景仁

    其一
    五劇車聲隱若雷,北邙惟見冢千堆。
    夕陽勸客登樓去,山色將秋繞郭來。
    寒甚更無修竹倚,愁多思買白楊栽。

    女子孤獨相思

    152 《虞美人·無聊》 清·陳維崧

    無聊笑捻花枝說,處處鵑啼血。
    好花須映好樓臺,休傍秦關蜀棧戰場開。
    倚樓極目深愁緒,更對東風語。
    好風休簸戰旗紅,早送鰣魚如雪過江東。

    婉約寫景抒懷

    153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154 《新秋晚眺》 清·德隱

    山中多晚涼,清風厲秋節。
    遙瞻四五峰,壁立皆奇絕。
    修竹傍林開,喬松倚巖列。
    黃菊散芳叢,清泉凝白雪。
    對此懷素心,千里共明月。
    愿保幽貞姿,歲寒雙皎潔。

    秋天寫景女子堅貞

    155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156 《大鵬賦·并序》 唐·李白

    余昔于江陵,見天臺司馬子微,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
    因著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廣。
    此賦已傳于世,往往人間見之。
    悔其少作,未窮宏達之旨,中年棄之。

    志向

    157 《魯靈光殿賦》 兩漢·王延壽

    魯靈光殿者,蓋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
    初,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遂因魯僖基兆而營焉。
    遭漢中微,盜賊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然獨存。
    意者豈非神明依憑支持,以保漢室者也。

    敘事建筑贊美

    158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59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60 《讀書》 宋·曾鞏

    吾性雖嗜學,年少不自強。
    所至未及門,安能望其堂。
    荏苒歲云幾,家事已獨當。
    經營食眾口,四方走遑遑。

    * 關于倚傍的詩詞 描寫倚傍的詩詞 帶有倚傍的詩詞 包含倚傍的古詩詞(3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