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倚伏的詩詞(242首)
41
《秋懷》 南北朝·謝惠連
平生無志意,少小嬰憂患。
如何乘苦心,矧復值秋晏。
皎皎天月明,弈弈河宿爛。
蕭瑟含風蟬,寥唳度云鴈。
42
《和經父寄張繢二首》 宋·孔平仲
半通官職萬人才,卷蓄經綸未得開。
鸞鳳托巢雖枳棘,神仙定籍已蓬萊。
但存漆室葵心在,莫學荊山玉淚哀。
倚伏萬端寧有定,塞翁失馬尚歸來。
43
《詠懷四首》 明·袁中道
世道交相喪,忠義遞代出。
累累矜名子,禍來空嘆息。
事機多倚伏,藏身亦何拙。
人皆種香蘭,我獨種荊棘。
香蘭有人鋤,荊棘老道側。
44
《游洞霄得鄉友道士鄧君德清話因成古語》 宋·釋自彰
亂山倚伏龍蛇蟠,蒼藤古木門徑寒。
蕊宮潭潭列萬礎,碧樓朱戶參云端。
吾聞上界足官府,謫下名山作仙侶。
我來尋仙訪泉石,落日浮云隨杖屨。
道士鄧君吾故人,汲泉煮茗慰酸辛。
笑談未厭樵柯爛,回首人間五百春。
45
《題安流亭》 宋·衛博
劍潭百尺深,中有神物蟠。
東注駢山腳,鑿鑿穿巑屼。
廣擬一葦航,聲戰兩耳寒。
異哉黃頭郎,放棹隨飛湍。
46
《望文脊懷瞿硎先生》 宋·姚辟
文脊山中姓已逃,江城爭美少微高。
應知司馬來窺鼎,便學春人去種桃。
海上音書斷鴻雁,洞中吟嘯伴猿猱。
鹿裘誰識先生志,卻把虛詞倚伏滔。
47
《寄伯成》 宋·余觀復
昔別青梅酸,今來黃葉墮。
葉隨卻歸根,窗隙見駒過。
大巧亦自然,小智空瑣瑣。
一言取封侯,千金賈奇禍。
達人知倚伏,去就無不可。
天公亦可為,妙用正在我。
48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49
《江漲用過韻》 宋·蘇軾
草木生故墟,牛羊滿空瀆。
春江圍草市,夜浪浮竹屋。
已連漲海白,尚帶霍山綠。
坎離更休王,魚鱉橫陵陸。
50
《宥老楮》 宋·蘇軾
我墻東北隅,張王維老谷。
樹先樗櫟大,葉等桑柘沃。
流膏馬乳漲,墮子楊梅熟。
胡為尋丈地,養此不材木。
52
《送歐陽辯監澶州酒》 宋·蘇軾
汗血駕鼓車,何従致千里。
紛紛糟曲間,欲試賢公子。
君家江南英,濯足滄浪水。
卻渡舊黃河,漲沙埋馬耳。
由來付造物,倚伏何窮已。
當念楚子文,三仕無慍喜。
53
《園廬》 宋·陸游
天假殘年使荷鉏,白頭父子守園廬。
四朝曾遇千齡會,七世相傳一束書。
物理從來多倚伏,人情莫遣得親疏。
功名自有英雄了,吾輩惟當憶遂初。
55
《晚登子城》 宋·陸游
江頭作雪雪未成,北風吹云如有營。
驅車出門何所詣,一放吾目登高城。
城中繁雄千萬戶,朱門甲第何崢嶸。
錦機玉功不知數,深夜窮巷聞吹笙。
56
《歲晚有感》 宋·張耒
疏梅點點柳毿毿,殘臘新春氣候參。
天靜秋鴻來塞北,云收片月出江南。
青霄雨露將回律,白首江湖尚避讒。
未信斯途無倚伏,有時清鏡理朝鬖。
57
《再寄》 宋·張耒
宛丘之別今五年,汴上留連才一日。
殘生飄泊客東南,憂患侵陵心若失。
先生神貌獨宛然,但覺巖巖瘦而實。
有如霜露入秋山,掃除繁蔚峰巒出。
59
《古詩贈興宗》 宋·司馬光
窮達有常分,得喪難豫言。
古今浩茫茫,倚伏安可原。
軒掌彼自榮,興俗同崩奔。
錙銖校重輕,冰火殊涼溫。
60
《贈張先生》 宋·范仲淹
應是少微星,又云嚴君平。
浩歌七十馀,未嘗識戈兵。
康寧福已大,清靜道自生,邈與神仙期,不犯寵辱驚。
* 關于倚伏的詩詞 描寫倚伏的詩詞 帶有倚伏的詩詞 包含倚伏的古詩詞(2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