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倚乘的詩詞(360首)

    121 《八犯玉交枝(招寶山觀月上)》 宋·仇遠

    滄島云連,綠瀛秋入,暮景欲沈洲嶼。
    無浪無風天地白,聽得潮生人語。
    擎空孤柱。
    翠倚高閣憑虛,中流蒼碧迷煙霧。

    懷友憂慮

    122 《雪獅兒(梅)》 宋·仇遠

    武林春早,乘興試問,孤山枝南枝北。
    見說椒紅,初破芳苞猶綠。
    羅浮夢熟。
    記曾有、幽禽同宿。

    勵志

    123 《一寸金》 宋·仇遠

    樓倚寒城,隔岸江山見東越。
    望遠紅千尺,游絲起舞,空青一段,斜陽明滅。
    孤樹秋聲歇。
    霜枝裊、尚留病葉。

    124 《沁園春》 宋·劉將孫

    沁園春二闋,不能如公哨遍之變化,又局于韻字,不能效公用陶詩之精整,姑就本語,捃拾排比,粗以自遣云
    壬戌之秋,七夕既望,蘇子泛舟。
    正赤壁風清,舉杯屬客,東山月上,遺世乘流。
    桂棹叩舷,洞簫倚和,何事嗚嗚怨泣幽。

    125 《滿江紅(東湖觀蓮)》 宋·黃裳

    綠蓋紛紛,多少個、云霄仙子。
    應是有,瑤池盛會,靚妝臨水。
    無奈輕盈風信急,瑞香亂翟紅相倚。
    誰共吟、此景竹林人,桃溪士。

    126 《滿江紅(東湖觀蓮)》 宋·黃裳

    綠蓋紛紛,多少個、云霄仙子。
    應是有,瑤池盛會,靚妝臨水。
    無奈輕盈風信急,瑞香亂翟紅相倚。
    誰共吟、此景竹林人,桃溪士。

    127 《水調歌頭》 宋·朱熹

    富貴有馀樂,貧賤不堪憂。
    誰知天路幽險,倚伏互相酬。
    請看東門黃犬,更聽華亭清唳,千古恨難收。
    何似鴟夷子,散發弄扁舟。

    離別相思愛情

    128 《燭影搖紅(盱江有懷)》 宋·趙善扛

    桃李墻頭,向人都似他年意。
    舞絲千丈飏晴光,駘青春無際。
    花氣薰然自醉。
    傍垂楊、行行緩轡。

    129 《括賀新涼》 宋·林正大

    蘭亭當日事。
    有崇山、茂林修竹,群賢畢至。
    湍急清流相映帶,旁引流觴曲水。
    但暢敘、幽情而已。

    130 《括臨江仙》 宋·林正大

    須信乾坤如逆旅,都來一夢浮生。
    夜游秉燭盡歡情。
    陽春煙景媚,樂事史來并。
    座上群公皆俊秀,高談幽賞俱清。

    131 《慶清朝(木芙蓉)》 宋·李宏模

    碧玉云深,彤綃云薄,芳叢亂迷秋渚。
    重城傍水,中有吹簫儔侶。
    應是瓊樓夜冷,月明誰伴乘鸞女。
    仙游處。

    132 《壺中天(月夕登繪幅堂,與贅房各賦一解)》 宋·張樞

    雁橫迥碧,漸煙收極浦,漁唱催晚。
    臨水樓臺乘醉倚,云引吟情閑遠。
    露腳飛涼,山眉鎖暝,玉宇冰奩滿。
    平波不動,桂華底印清淺。

    133 《憶舊游》 宋·彭元遜

    記新樓試酒,上客回車,初識能歌。
    幾許憐才意,覺援琴意動,授間情多。
    青鸞畫下縹緲,煙霧隔輕羅。
    還自有人猜,素巾承汗,微影雙蛾。

    134 《菩薩蠻》 宋·羅志仁

    曉鶯催起。
    問當年秀色,為誰料理。
    悵別后、屏掩吳山,便樓燕月寒,鬢蟬云委。
    錦字無憑,付銀燭、盡燒千紙。

    秋天寫景悲秋

    135 《春從天上來(武昌秋夜)》 宋·周伯陽

    浩蕩青冥。
    正涼露如洗,萬里虛明。
    鼓角悲健,秋入重城。
    仿佛石上三生。

    136 《春從天上來(武昌秋夜)》 宋·周伯陽

    浩蕩青冥。
    正涼露如洗,萬里虛明。
    鼓角悲健,秋入重城。
    仿佛石上三生。

    137 《雨中花(賀歐文建樓與橋)》 宋·百蘭

    饤斗云山,挨排煙水,六丁午夜文移。
    道滁孫子,欲寄游嬉。
    高趁鶩霞舒嘯,低群鷗鷺忘機。
    牢籠兩下,樓乘汗漫,橋枕清漪。

    138 《雨中花(賀歐文建樓與橋)》 宋·百蘭

    饤斗云山,挨排煙水,六丁午夜文移。
    道滁孫子,欲寄游嬉。
    高趁鶩霞舒嘯,低群鷗鷺忘機。
    牢籠兩下,樓乘汗漫,橋枕清漪。

    紀游春天西湖寫景抒懷

    139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140 《歸去來兮辭·并序》 魏晉·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
    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抒情向往歸隱田園

    * 關于倚乘的詩詞 描寫倚乘的詩詞 帶有倚乘的詩詞 包含倚乘的古詩詞(3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