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候鳥的詩詞(203首)
121
《杜東原酬意圖》 明·史鑒
美哉延綠亭,水竹含清秀。
中有鹿冠翁,枕書眠白晝。
云卿通家子,翹思遠相候。
執手問平安,呼童列觴豆。
122
《寄王給事佐》 明·孫蕡
休沐展幽眺,步出鐘阜阿。
卉木春氣盎,淮水揚素波。
泛泛波上鷗,游泳鮮羽儀。
端坐愧此鳥,長游成蹉跎。
124
《滕用亨諸篆體歌》 明·王行
維周大篆成史籀,宣圣傳經制蝌蚪。
總因倉頡見鳥跡,象形置書變來久。
李斯小篆類玉箸,鐘鼎魚蟲分眾手。
碧霄鸞鳳漫回翔,滄海蛟螭互蟠紐。
126
《三月六日偶作》 明·尹伸
江氣乖春候,朝寒忽送雨。
煙中滴瀝聲,喇喇黃頭語。
桃花何蹭蹬,淫綠浩無主。
游行無豫心,案牘不可吐。
骨肉日以遐,況與魑魅伍。
未必蟲為鳥,已覺杯有弩。
泛泛波濤間,憂勞何所取。
127
《冬夜院中齋宿》 明·袁煒
玉堂清接禁城陰,庭樹蕭蕭夜氣森。
院靜風回霜柝近,檐虛星映雪階深。
窗含殘燭搖空影,鳥警寒枝雜眾音。
咫尺天南云縹緲,瑤壇應候翠華臨。
128
《乙巳元日》 明·張率
四門擊柝罷寒更,淮水淮山欲曙城。
柏子添香延宿火,梅花吹角送春聲。
大星賓日光芒定,殘雪兼霜物候明。
故國親朋俱獻歲,異鄉魚鳥獨關情。
129
《謝臨川游山》 明·張之象
客行曠登覽,羈心展游陟。
裹糧度瑤岑,振衣尋石室。
源深洞屢迷,徑險巖逾密。
重林散輕霧,絕壁映初日。
130
《南風謠》 明·鄭定
南風吹河河水滿,百丈牽舟牛力挽。
逆流巨浪如登天,牛罷軛重舟不前。
作書投河訟風伯,多助南商疏北客。
北客家居南海堧,來時南風吹北船。
131
《和望曉》 唐·白居易
休吟稽山晚,聽詠秦城旦。
鳴雞初有聲,宿鳥猶未散。
丁丁漏向盡,冬冬鼓過半。
南山青沉沉,東方白漫漫。
132
《入峽》 宋·蘇軾
自昔懷幽賞,今茲得縱探。
長江連楚蜀,萬派瀉東南。
合水來如電,黔波綠似藍。
余流細不數,遠勢競相參。
133
《江月五首(并引)》 宋·蘇軾
嶺南氣候不常。
吾嘗云:菊花開時乃重陽,涼天佳月即中秋,不須以日月為斷也。
今歲九月,殘暑方退,既望之后,月出愈遲。
予嘗夜起登合江樓,或與客游豐湖,入棲禪寺,叩羅浮道院,登逍遙堂,逮曉乃歸。
136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發》 宋·秦觀
洛水沄沄天上動,道人隋渠下梁宋。
宋都堤上十二亭,一一飛驚若鸞鳳。
光華遠繼周王雅,宴喜還歸魯侯頌。
玉觴嚴令肅衣冠,金縷哀音繞梁棟。
137
《寄曾逢原》 宋·秦觀
孟夏氣候好,林塘媚晴輝。
回渠轉清流,藻荇相因依。
叢薄起疏籟,眾鳥鳴且飛。
高城帶落日,光景酣夕霏。
138
《憶昔》 宋·陸游
憶昔西征日,飛騰尚少年。
軍書插鳥羽,戍壘候狼煙。
渭水秋風夜,岐山曉雪天。
金鞿馳叱撥,繡袂舞嬋娟。
139
《夕雨》 宋·陸游
獨夜初傳漏,空齋半掩扉。
候蟲燈下語,水鳥雨中歸。
客舍愁彈劍,京塵怯化衣。
故人招隱意,字字莫相違。
140
《登高晚思》 宋·宋祁
喜祓塵襟屬麗譙,高旻雨罷暑氛銷。
游回宿鳥霞橫嶺。
唱殺寒蟬柳抱橋。
戍壁風煙閒尉候,客亭燈火混漁樵。
山川信美非吾樂,已是三年去國遙。
* 關于候鳥的詩詞 描寫候鳥的詩詞 帶有候鳥的詩詞 包含候鳥的古詩詞(2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