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倒影的詩詞(699首)

    141 《溪行》 宋·李庭

    枯木扶疏夾道傍,野梅倒影浸寒塘。
    朝陽不到溪灣處,留得橫橋一板霜。

    142 《題余干縣干越亭》 宋·李孝先

    吳越猶干地要沖,樹亭危岸勢憑空。
    春潭倒影黃昏月,古木喧聲白晝風。
    鷗鷺慣來窺燕席,煙云無著護簾櫳。
    凄涼故國多遷變,獨有溪山在望中。

    143 《陪郡守游西園》 宋·林宗放

    倒影扶闌印碧溪,玻璃盤上玉東西。
    落紅那得愁如海,舉白難逃醉似泥。
    郎宿高明香霧起,客星華耀燭花低。
    波心夜半魚龍舞,都轉天風入鼓鼙。

    144 《南山十詠·鳴弦峰》 宋·劉仲堪

    奇峰枕高岸,回合藏云煙。
    直上數百仞,倒影浮清漣。
    民傳舜南狩,向此鳴朱弦。
    至今萬籟寂,雅韻猶泠然。

    145 《同唐太傅重過西湖》 宋·史定之

    紅塵憧擾不知年,一望西湖思豁然。
    上下層樓涵倒影,聯翩飛鳥沒寒煙。
    未須梅萼催詩興,好藉嵐光作畫箋。
    安得扁舟去招隱,蓬窗相對聽鳴泉。

    146 《水退》 宋·蘇壽元

    轉眼江流已昨非,便隨鷗鷺省漁硯。
    飛花無復浪千頃,倒影依然山四周。
    不向靜中觀物理,更于何處覓天機。
    興來倚杖斜陽外,弄篇潺湲未肯歸。

    147 《句》 宋·蘇仲昌

    高城倒影下無地,秋水涵空長有天。

    148 《浦早望》 宋·孫巖

    千峰倒影碧粼粼,摹寫桐江最逼真。
    每逢佳處謀書屋,漸恐山靈不信人。

    149 《登金山》 宋·唐文若

    江流出岷蜀,萬折東南傾。
    茲山若巨舫,勢欲扼滄溟。
    天高象教尊,海岳朝百靈。
    云水渺四極,下上涵日星。

    150 《學士院入直賦景物二首》 宋·王希呂

    小池倒影弄余輝,照耀虛檐極出奇。
    木杪不鳴風力軟,闖萍翻藻有魚嬉。

    151 《朝陽巖》 宋·許尹

    漫作游仙去,靈槎進晚涼。
    懸巖迷日月,倒影浸瀟湘。
    風滿征帆過,云歸度鳥忙。
    相忘物外趣,時許棹相將。

    152 《橫塘》 宋·楊修

    早潮才過晚潮來,一一軒窗照水開。
    鑒面無塵風不動,分明倒影見樓臺。

    153 《芹溪八詠》 宋·葉善夫

    筆架三峰插碧虛,午來倒影落平湖。
    憑高最好供吟笑,宜入王維畫里圖。

    154 《蒙亭詩和張洵韻》 宋·葉宗諤

    我行幾許逾沅湘,直抵八桂漓水旁。
    千山倒影搖溪光,秀色不借草木蒼。
    茲亭構勝俯回塘,野花風遞羅綺香。
    巖前伏波航羽觴,一洗塵思生清涼。

    155 《題建寧南鄉橋》 宋·袁樞

    玉龍倒影臥寒潭,人在云霄天地寬。
    借問是誰題此柱,茂陵詞客到長安。

    156 《玉華山》 宋·張道宗

    玉華山形郁崷崒,白晝莽蒼常生煙。
    近村百家濕翠黛,陰崖千遲淙寒泉。
    山根宛轉抱河曲,河流倒影浸碧巔。
    文皇性熱不奈暑,當時宮此安徙然。

    157 《馮先生訪梅於成都西郊同游十五人分韻哦詩而》 宋·張積

    春回九地陽潛升,南枝破臘如酥凝。
    疏籬度香竹稍短,寒沙倒影溪流澄。
    魁然老株忽駭目,雪鱗矯矯雙龍騰。
    天公不叱困仆地,掀髯弄爪高曲肱。

    158 《和劉穎》 明·張維

    不賢那得似長城,偶向潢池盜弄兵。
    靜沼何妨無事飲,幽尋聊記所居名。
    千山倒影湖新復,兩洞潛珍景旋生。
    紀事還須武陵筆,亭成唯擬看題榮。

    159 《和郡守彭吏部按視湖亭凡二首》 宋·周鍔

    雙虹倒影上瞻楹,碧水澄空一鏡明。
    野草閑花無限趣,短藜幽榜不勝情。
    已知風月隨人意,聊為湖山載酒行。
    卻訝錦囊賡夢草,坐令詩興繞寰瀛。

    160 《水簾泉》 宋·周緒

    群峰峨峨沖北極,一水如簾瀉層碧。
    岳神自古不許卷,留在眼前蒙怪石。
    彩霞倒影朝為緣,缺月遙掛當幽夕。
    蜚惟只助小山景,卻入民田作膏澤。

    * 關于倒影的詩詞 描寫倒影的詩詞 帶有倒影的詩詞 包含倒影的古詩詞(6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