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倏已的詩詞(275首)
122
《古詩四首呈劉行簡給事丈》 宋·龐謙孺
人生寄寒暑,銷鑠如然薪。
但見烈火炎,倏忽糜灰塵。
不過數十改,即已無此身。
豈不甚哀哉,言之為酸辛。
達士易與足,一飽即自促。
遇者運多途,貪婪喪其真。
如此不飲酒,徒為世上人。
123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125
《越問·篇引》 宋·孫因
典午氏之盛時兮,余鼻祖曰子荊。
謀樂郊以隱居兮,颺潄石之清名。
有聞孫曰承公兮,嘗令鄞與余姚。
愛會稽之山水兮,爰徙家於茲城。
126
《挽趙秋曉》 宋·姚燃
已矣嗟麟趾,青衫正少年。
才優合蕓閣,時異倏桑田。
雨散傷同輩,風流瘞九原。
何當芻一束,揮潔玉人前。
127
《題云錦園》 宋·庾卜禮
我觀大瀛海,山與水相伴。
維茲山水麗,邈在西南畔。
公如出岫云,頃刻固已漫。
倏爾轉晴空,化為五色斕。
128
《悼梁公》 宋·趙汝諤
鶴發童顏兩鬢星,一經庭訓已成名。
倏驚南岳長庾墮,怪底西巖暮日傾。
爵錫九重恩正洽,骨埋三尺土猶馨。
賢郎連步從階上,次弟褒封到墓塋。
129
《游石窗》 宋·趙汝績
玉妃箋天收雪權,東皇領春行人寰。
恍如身在五云表,游到海上神仙山。
翠鳳婀娜竹夾道,蒼龍偃蹇松當關。
壽藤絡崖半青白,文蘚繡徑全斕斑。
130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132
《張公洞》 元·周砥
倏忽鑿混沌,茲事豈其余。
不知幾何年,云古仙人居。
嗟我至此為躊躇,洞天諸宮窅兮黑。
試命烈火燭空虛,森森怪石相對立,如口欲語手欲抾前有
134
《戴文進溪山春雨圖》 明·陳鳳
林間雀聲急,知有少女風。
溪云挾雨至,倏忽彌春空。
霏霏濕盡山橋路,行人沖雨行喚渡。
沾泥涉險亦何為,興來疑向若耶去。
135
《擬古》 明·成躭
今日良宴會,嘉賓滿高堂。
綺肴溢雕俎,美酒盈金觴。
左右燕趙姬,眉目婉清揚。
朱弦映皓腕,列坐彈宮商。
流年雙轉轂,倏忽鬢已霜。
相逢且為樂,何用苦慨慷。
金張竟何許,累累歸北邙。
137
《寄句曲山中隱者》 明·郭武
康樂平生愛山水,移家直入煙霞里。
一窺塵網便深藏,兩以鶴書征不起。
頭戴皮冠手扶策,蒼蒼滿面風霜色。
世人欲見恐難尋,樵客相逢多不識。
138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明·皇甫沖
秋風瑟瑟吹旌竿,廷臣護軍西出關。
滿飲卮酒謝知己,擒戎只在笑談間。
憶昔胡馬遼陽入,長屯短戍無完壁。
烽火夜照蓬萊宮,黎民半死長安陌。
* 關于倏已的詩詞 描寫倏已的詩詞 帶有倏已的詩詞 包含倏已的古詩詞(2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