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俱行的詩詞(1236首)

    721 《水調歌頭·阿誰煎鳳髓》 宋·無名氏

    阿誰煎鳳髓,續此玉琴弦。
    依然音調清婉,律呂互相宣。
    天使彭城姝麗,來配魯邦才子,永作地行仙。
    況有盈門禮,百兩擁駢闐。

    722 《六州》 宋·無名氏

    九龍輿。
    記春暮、幸蓬壺。
    瓊囿敞,繡仗趨。
    年華與逝水俱。

    723 《奉禮歌》 宋·無名氏

    皇天眷命集珍符。
    上圣膺期起天衢。
    環紫極鴻樞。
    此時朝野歡娛。

    724 《無俗念·茅庵交坐》 宋·無名氏

    茅庵交坐,任清虛冷淡,心香頻*。
    認得元初真面目,萬法同歸無別。
    行若閑云,坐猶空谷,動靜成休歇。
    重玄之妙,信知擘口難說。

    725 《上陽春/驀山溪》 宋·無名氏

    兩日梅開,先占陽春小。
    鸞鳳偶雁行,飛舞畫堂交繞。
    稱觴盛旦,二老同年少。
    夫勸婦,弟酬兄,四喜人希有。

    726 《萬年歡慢/萬年歡》 宋·無名氏

    禁篽初晴,見萬年枝上,工囀鶯聲。
    藻殿連云,萍曦高照檐楹。
    好是簾開麗景,裊金爐、香暖煙輕。
    傳呼道、天蹕來臨,兩行拱引簪纓。

    727 《寄題西洛致仕張比部靜居院四堂》 宋·梅堯臣

    張侯歸靜居,堂宇結四隅。
    堂中何所有,書畫羅簽廚。
    四堂各異名,名異義亦殊。
    夷心與會真,內以道德娛。

    728 《送王介甫知毗陵》 宋·梅堯臣

    吳牛常畏熱,吳田常畏枯。
    有樹不蔭犢,有水不滋{左禾右芻}。
    孰知事春農,但知急秋租。
    太守追縣官,堂上怒奮須。

    729 《觀居寧畫草蟲》 宋·梅堯臣

    古人畫虎鵠,尚類狗與鶩。
    今看畫羽蟲,形意兩俱足。
    行者勢若去,飛者翻若逐。
    拒者如舉臂,鳴者如動腹。

    730 《送徐州簽判李廷評》 宋·梅堯臣

    曩者初見君,同來許昌幕。
    今雖俱服除,獨得王粲樂。
    山東寇盜息,沛上風物博。
    主人況豪英,樽俎不落莫。
    行行無久留,歸向騏驎閣。

    731 《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 宋·梅堯臣

    春風不擇草,萬卉皆發萌。
    盛夏一長養,秋實俱與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師調五音,不問咸與韺。

    732 《夜聞謝太史誦李杜詩》 明·高啟

    前歌《蜀道難》,后歌《逼仄行》。
    商聲激烈出破屋,林鳥夜起鄰人驚。
    我愁寂寞正欲眠,聽此起坐心茫然。
    高歌隔舍與相和,雙淚迸落青燈前。

    733 《媯蜼子歌為王宗常賦》 明·高啟

    媯蜼子,乃是軒轅之裔,虞鰥之孫。
    混沌既死一萬季,獨抱大存,竊伏在草野,冥心究皇墳。
    蚤逢三光五岳之氣、乍分裂,天狼下地舐血流渾渾。
    鹿走秦中原,蛇斗鄭國門。

    734 《姑蘇雜詠 斗鴨篇》 明·高啟

    春波漾群鳧,戲斗每堪玩。
    宛轉回翠吭,褵振文翰。
    聲兼江雨喧,影逐浦云亂。
    唼喋隊初交,紛披勢將散。

    735 《看刈禾》 明·高啟

    農工亦云勞,此日始告成。
    往獲安可后,相催及秋晴。
    父子俱在田,札札鐮有聲。
    黃云漸收盡,曠望空郊平。

    736 《中秋玩月張校理宅得南字》 明·高啟

    八月望夜天如藍,海色卷霧山收嵐。
    玉盤元沉龍窟底,忽起萬丈誰能探。
    初來空中光尚濕,霜娥寒鬢風旂嵒。
    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氣秋相涵。

    737 《答余左司沈別駕元夕會飲城南之作時在圍中》 明·高啟

    青帝行春氣初播,云沍余陰苦難破。
    江頭碧草生未長,戰馬寒嘶龁殘莝。
    炊煙泠落雨中濕,鄰屋時聞有啼餓。
    我愁郁郁但欲眠,肯以案書勤自課。

    738 《夜飲丁二侃宅聽琵琶》 明·高啟

    江月未出明星懸,主人飲客夜不眠。
    坐呼伶兒撥四弦,龍頭高撚玉軫圓。
    轉關未奏濩索先,勞嘈咽切斷復連。
    澀如清澗溜凍泉,細若碧樹吟秋蟬。

    739 《送證上人住持道場》 明·高啟

    緌公昔年住寶坊,龍象蹴踏騰毫芒。
    袈裟曾侍玉座旁,萬眾闤聽講仁王。
    弟子如云來四方,朝鐘暮鼓鳴高堂。
    西歸蔥嶺今幾霜,缽傳曇師道彌昌。

    740 《和澗上丈人石淙作依元韻》 宋·晁說之

    岷江將入海,金山中斥攫。
    近樵得雁蕩,平地風落落。
    獰兒一稱絕,如夔理舜樂。
    那知嵩石淙,視彼削則削。

    * 關于俱行的詩詞 描寫俱行的詩詞 帶有俱行的詩詞 包含俱行的古詩詞(12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