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俱新奇的詩詞(81首)

    41 《次韻和劉貢父登黃樓見寄并寄子由二首》 宋·蘇軾

    與子皆去國,十年天一隅。
    數奇逢惡歲,計拙集枯梧。
    好士余劉表,窮交憶灌夫。
    不矜持漢節,猶喜攬桓須。

    42 《王仲儀尚書挽詞》 宋·蘇轍

    謝公德業久彌新,幼度英奇也絕倫。
    父子俱賢真不朽,功名自致豈相因。
    邊兵屢動思良將,廷論蕭條憶諍臣。
    青史世家它日事,新阡宿草倍沾巾。

    43 《和永叔思白兔戲答公儀憶鶴雜言》 宋·王珪

    兔自明月窟中出,鶴從群玉峰頭下。
    人間俗眼未嘗窺,已為兩家藏以詫。
    玉堂詞人本仙材,光芒偶落銀河罅。
    謫向埃塵五十春,所趣無一不瀟灑。

    44 《次韻黃文叔正言送日鑄茶》 宋·樓鑰

    古人養老食而酳,后人既飽須啜茗。
    唐稱陽羨顧渚茶,惠建之名猶未省。
    小團花{左革右夸}矞云龍,競巧爭妍動天聽。
    要之造化生萬物,甘苦酸鹽適其性。

    45 《潘別駕寄牡丹歌次韻》 宋·汪莘

    別駕寄我新時章,賞花須賞花中王。
    我誦此詩欲大叫,山川靈氣未始亡。
    憶昔少年健如虎,兩腳不住尋奇芳。
    何曾著眼看桃李,天臺洞口呼劉郎。

    46 《次韻王待制讀東坡詩兼述韓歐之美一首》 宋·喻良能

    文章端與時高下,列國有風周有雅。
    建安氣質混不傷,齊梁紛紛堪斗量。
    先唐詩人子韓子,落筆洗空千古士。
    篇章杼軸自己出,正派猶能傳六一。

    47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此后江陵時作)》 唐·元稹

    昔歲俱充賦,同年遇有司。
    八人稱迥拔,兩郡濫相知。
    逸驥初翻步,鞲鷹暫脫羈。
    遠途憂地窄,高視覺天卑。

    典故隱居生活

    48 《裴侍中晉公以集賢林亭即事詩三十六韻見贈…以伸酬獻》 唐·白居易

    三江路千里,五湖天一涯。
    何如集賢第,中有平津池。
    池勝主見覺,景新人未知。
    竹森翠瑯玕,水深洞琉璃。

    49 《水調歌頭》 宋·倪稱

    風卷暮云盡,鏡凈一天秋。
    試把鵝黃新酒,細酌散閑愁。
    西望群山千疊,眇眇飛鴻沒處,爽氣與俱浮。
    且盡尊中綠,不用嘆淹留。

    50 《滿江紅(送宋惠父入江西幕)》 宋·劉克莊

    滿腹詩書,余事到、穰苴兵法。
    新受了、烏公書幣,著鞭垂發。
    黃紙紅旗喧道路,黑風青草空巢穴。
    向幼安、宣子頂頭行,方奇特。

    51 《塞垣春》 宋·楊澤民

    繡閣臨芳野。
    向晚把、花枝卸。
    奇容艷質,世間尋覓,除是圖畫。
    這歡娛已緊人心也。

    秋天歸隱抒懷

    52 《洞仙歌》 宋·李商英

    臘殘寒峭,漸近新正際。
    喜溢門闌藹佳氣。
    遇昌辰,符吉夢,岳瀆呈祥瑞。
    知是天誕人間奇瑞。

    53 《句》 宋·吳沆

    君少作奇字,瘦硬得柳骨。
    墨凈剪水勻,勢健拗鐵屈。
    ……新詩更鐫磨,勁絕與字匹。
    老蛟寒臥波,壯士努抉石。
    翻盆勢動搖,詩與字俱力。

    54 《游虞山頂維摩院》 宋·周才

    西風近重陽,青女作奇釀。
    高人事幽討,木落秋可望。
    山溪步屈曲,策以九節杖。
    林空眼界寬,云深開法藏。

    55 《和汪有之園亭之作》 明·陸深

    一區猶愧子云才,薄有茅堂傍水開。
    遠訊經秋憑雁到,問奇長日有人來。
    好花隔岸飛紅雨,新筍穿籬迸綠苔。
    同上玉堂俱出牧,卻從郊野望蓬萊。

    56 《己酉赴試白下病歸得雜詠五首》 明·鄭胤驥

    清晨理舟楫,白門溯浩浣。
    人涉邛獨不,為復需吾伴。
    廿年困驅馳,此日路初換。
    事習巧慧多,老近節縮貫。

    57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58 《已亥正月二日送李伯和提干歸豫章》 宋·楊萬里

    伯和來自西山西,西山爽氣在睫眉。
    胸中八索貯奇古,筆下九河走風雨。
    君不見李家人物它家無,老蚌一產俱明珠。
    郎罷致身巳碧落,眾雛爭先見頭角。

    59 《送曇穎歸廬山》 宋·歐陽修

    吾聞廬山久,欲往世俗拘。
    昔歲貶夷陵,扁舟下江湖。
    八月到湓口,停帆望香爐。
    香爐云霧間,杳靄疑有無。

    60 《戲答圣俞》 宋·歐陽修

    鶴行而啄,青玉嘴,枯松腳,兔蹲而累,尖兩耳,攢四蹄。
    往往於人家高堂凈屋曾見之,錦裝玉軸掛壁垂。

    * 關于俱新奇的詩詞 描寫俱新奇的詩詞 帶有俱新奇的詩詞 包含俱新奇的古詩詞(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