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俱平的詩詞(838首)

    21 《清平樂(贈教坊樂師)》 宋·劉塤

    鏗金戛玉。
    彈就神仙曲。
    鐵撥鶤弦清更熟。
    新腔渾勝俗。
    教坊盡道名師。
    聲華都處俱知。
    指日內前宣喚,云韶獨步丹墀。

    22 《清平樂(別苗仲通)》 宋·張炎

    柳間花外。
    日日離人淚。
    憶得樓心和月醉。
    落葉與愁俱碎。
    如今一笑吳中。
    眼青猶認衰翁。
    先泛扁舟煙水,西湖多定相逢。

    23 《玉樓春(壽平江陳守)》 宋·張時甫

    姑蘇臺上春光發。
    菊老寒輕香未歇。
    人言太守是是龔黃,天為吾君生稷契。
    月良慶會俱良月。
    萬歲千秋同瑞節。
    明朝仙領趣提鰲,十萬人家齊臥轍。

    24 《平山堂》 宋·杜東

    平山堂下水云重,孤笛凄涼淡月中。
    不見龍蛇飛素壁,只科狐兔戍離宮。
    仙翁已逐風流盡,世事俱隨夢幻空。
    廣武無人同此意,慨然上月淚臨風。

    25 《清平樂·鏗金戛玉》 宋·劉塤

    鏗金戛玉。
    彈就神仙曲。
    鐵撥鶤弦清更熟。
    新腔渾勝俗。

    教坊盡道名師。
    聲華都處俱知。
    指日內前宣喚,云韶獨步丹墀。

    26 《沁園春 壽節秋谷平章十一月朔》 元·程文海

    河漢無云,淡月疏星,玉宇初澄。
    漸金仙掌上,露華高潔,西風陣里,霜氣ㄚχ。
    浪蕊浮花,狂茨*蔓,此日紛紛一掃平。
    誰歟似,有天公錫號,秋谷山人。

    27 《清平樂 題碧梧蒼石圖 珊瑚網名書題跋卷八》 元·陸留

    斜陽目斷。
    秋晚蘆花岸。
    去信來音俱散漫。
    陣陣新寒驚雁。
    愁將梧石描成。
    寄情只為思卿。
    筆下淋漓水墨,滿空雨響風聲。

    28 《比同彥平謁希顏千里昆仲千里留醉短項翁彥平》 宋·樂備

    君不見便腹邊先生,齁齁晝眠貯五經。
    又不見長頭朵都尉,喋喋問字聒人耳。
    兩人挾策煩天機,俱忘其羊乃其理。
    不如此翁不知書,肩記頤隱形侏儒。

    29 《送洪內翰知太平府》 宋·沈繼祖

    文章有正派,此派公獨傳。
    中絕僅如線,鸞膠真續弦。
    自有乘法累,吾道幾棄捐。
    相挻入茫昧,一律爭談玄。

    30 《送直閣劉郎中知平江府》 宋·沈繼祖

    星郎星使兩俱優,三輔黃圖帝選侯。
    萬里登滬超弱水,一輪有月照蘇州。
    刀飛雪縷夸鱸膾,云作奇峰簇虎丘。
    太守能書傳寶帖,洞庭應寄杼千頭。

    31 《辛卯上是刑平寇歌》 宋·邢凱

    陳公籌策子房采,衣繡持斧征南方。
    親督貔貅效深入,悉孛狗鼠無留藏。
    二帥宣威既電擊,群校賈勇爭奮揚。
    束身來降三百寨,所余一二猶陸梁。

    32 《答延平王八使君望江亭見懷之什》 宋·張伯玉

    望江亭上望桐江,煙水茫然隔鎖窗。
    擢第蚤同丹桂樹,從軍俱在碧油幢。
    天遙皓月人千里,書托紅鱗錦一雙。
    開府時多家令瘦,酒旗猶恐未相降。

    33 《題太平興國宮》 宋·張漢彥

    神仙所居真福地,帝遣仙官下人世。
    開元圣主夢潛通,九天使者何靈異。
    絳節霓旌射紫霄,風吹仙袂還飄飄。
    群官再拜所共睹,至今傳聞時未遙。

    34 《韶州秩滿至清源道中聞子庠倒磻俱登第又題客》 宋·張牧

    道路已三月,山川猶昔年。
    繡花紅委地,刺水綠平田。
    生計付身外,兒曹慰眼前。
    愈知貧有味,無夢到愁邊。

    35 《書黃賀州平蠻事后》 明·胡翰

    荊楚綿百越,襟帶極遐裔。
    連山限車轍,外薄海無際。
    風氣何紛厖,群蠢動相噬。
    古雖郡縣置,畫地出租稅。

    36 《史平臺夜宴詞》 明·盧柟

    高堂膩燭嬌紅春,麝爐掣鎖銀麒麟。
    掌中舞袖回金縷,背后落花覆錦茵。
    夜半歌鐘起洞房,繡羅香暖對鴛鴦。
    旋征玉雁排箏譜,復弄梅花近笛床。

    37 《長平戈頭歌》 明·陶凱

    長平野人鑿地得古戈,上有款識字,歲久俱滅磨。
    惜不能如豐城古劍射牛斗,吁嗟戈乎奈爾何。
    但見青銅凝寒莫煙紫,月黑山深夜飛雨。
    恨血千年猶未消,荒郊夜夜啼冤鬼。

    38 《和子由寄題孔平仲草庵次韻》 宋·蘇軾

    逢人欲覓安心法,到處先為問道庵。
    盧子不須従若士,蓋公當自過曹參。
    羨君美玉經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蠶。
    猶喜大江同一味,故應千里共清甘。

    39 《自九里平水至云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 宋·陸游

    我來恰值暮春初,晝漏微長小雨余。
    苔蝕秦碑亡舊刻,龍歸禹穴護遺書。
    燕巢已壘泥猶濕,花片雖殘葉尚疏。
    到處不妨俱可樂,詩人為底愛吾廬?

    40 《自九里平水至云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 宋·陸游

    點點桃花糝綠苔,入門倚杖意悠哉!數聲茶飯齋初散,一片溪云雨欲來。
    老宿龍鍾嗟獨在,高松磊砢憶新栽。
    世間萬事俱難料,未死重游更幾回?

    * 關于俱平的詩詞 描寫俱平的詩詞 帶有俱平的詩詞 包含俱平的古詩詞(8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