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修行者的詩詞(295首)

    161 《與黨侍御》 唐·元結

    眾坐吾獨歡,或問歡為誰。
    高人黨茂宗,復來官憲司。
    昔吾順元和,與世行自遺。
    茂宗正作吏,日有趨走疲。

    162 《游桃源一百韻》 唐·劉禹錫

    沅江清悠悠,連山郁岑寂。
    回流抱絕巘,皎鏡含虛碧。
    昏旦遞明媚,煙嵐分委積。
    香蔓垂綠潭,暴龍照孤磧。

    163 《祭退之》 唐·張籍

    嗚呼吏部公,其道誠巍昂。
    生為大賢姿,天使光我唐。
    德義動鬼神,鑒用不可詳。
    獨得雄直氣,發為古文章。

    164 《月蝕詩》 唐·盧仝

    新天子即位五年,歲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調黃鐘。
    森森萬木夜僵立,寒氣赑屃頑無風。
    爛銀盤從海底出,出來照我草屋東。

    165 《括賀新涼》 宋·林正大

    生長湖山曲。
    羨吳兒、呼吸湖光,飽餐山淥。
    世外不須論隱逸,誰似先生冰玉。
    自骨冷、神清無俗。

    宋詞三百首豪放愛國壯志

    166 《題華亭朱孟辯篆冢詩卷》 明·董佐才

    古初無毫楮,羲畫何繇傳?孰知文字理,已具《河圖》前

    神農洎蒼頡,俯仰極人天。
    穗書與鳥書,創制分后先。

    167 《清明約友游昆山(二十四韻)》 明·易恒

    是日期而至者五人,不期而至者一人,期而不至者二人,袁校書子英、余道士復初。
    實洪武十五年壬戌閏二月十六日。
    老逢節序感流年,聊復追游愧昔賢。

    168 《贈上官法師》 宋·李呂

    法官道家流,修奉有年所。
    靈驗感人多。
    時賢贈詩句。
    一日來訪予,三揖進賓廡。

    169 《送鮮于漕》 宋·吳泳

    文字微妙訣,到底元平夷。
    詞人不能工,變怪生崛奇。
    汶上大夫者,得法靈均師。
    修辭滋其平,不以怒出之。

    170 《送方公美少卿宣諭說畿》 宋·鄭剛中

    春風入江南,紅蒸小桃坼。
    亞卿何壯哉,持節使江北。
    雅牌刻金字,黃旗書御墨。
    奉將出云天,萬里布恩德。

    171 《汪元思遺詩和意以謝》 宋·陳文蔚

    君道本公平,何嘗分彼此。
    總只在人心,渾然皆天理。
    推原賦予初,所鍾均粹美。
    賢愚同一轍,所行無意軌。

    172 《贈柯山夏梅月》 宋·陸文圭

    五星配五行,占法具春秋。
    參以四暗耀,不知始所由。
    經緯十二辰,一國系一州。
    三河即豫地,系宋復系周。

    173 《監造御茶有所爭執》 宋·徐璣

    森森壑源山,注注壑源溪。
    修修桐樹林,下蔭茶樹低。
    桐風日夜吟,桐雨灑霏霏。
    千業高一青,一業千萬枝。

    174 《蘇幕遮 當時自飲刀圭,又誰信、無中養就兒》 元·潛真子

    正當時,須自曉。
    認得刀圭,掌內冥冥杳。
    勤飲瓊漿常是飽。
    大藥頻修,莫要虛拋了。
    龍生行,虎右繞。
    無里生兒,迷者爭知道。
    了午寂然功最好。
    不會修持,空說千千兆。

    175 《破琴詩(并引)》 宋·蘇軾

    舊說,房琯開元中嘗宰盧氏,與道士邢和璞出游,過夏口村,入廢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鑿地,得甕中所藏婁師德與永禪師書,笑謂琯曰:“頗憶此耶?”琯因悵然,悟前生之為永師也。
    故人柳子玉寶此畫,云是唐本,宋復古所臨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還朝,宿吳淞江,夢長老仲殊挾琴過予,彈之有異聲,就視,琴頗損,而有十三弦。

    176 《蚤晴發廣安軍,晚宿萍池村莊》 宋·范成大

    夜雨洗煩蒸,曉風薦清穆。
    云頭聵鐵山,日腳迸金瀑。
    暑涂一日涼,遠客萬事足。
    羈人正奔波,觀者何陸續。

    177 《裴侍中晉公以集賢林亭即事詩三十六韻見贈…以伸酬獻》 唐·白居易

    三江路千里,五湖天一涯。
    何如集賢第,中有平津池。
    池勝主見覺,景新人未知。
    竹森翠瑯玕,水深洞琉璃。

    178 《滿江紅(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貶罷,歸次長沙道中作)》 宋·呂勝己

    憶昔西來,春已暮、余寒猶力。
    正迤邐、登山臨水,未嗟行役。
    云笈偶尋高士傳,桃川又訪秦人跡。
    向此時、游宦興闌珊,歸無策。

    179 《送黃玄之京》 明·林鴻

    予也夙穎悟,十五知論文。
    結交皆老蒼,稚爪攀修鱗。
    冥心三十年,尋源頗知津。
    探玄始有得,服膺如獲珍。

    180 《漁家傲 余讀歐公李太尉席上作十二月淦家傲》 元·歐陽玄

    其盛麗,生平思仿佛一言不可得。
    近年竊官于朝,久客輦下,每欲放此,作十二闋,以道京師兩城人物之富,四時節令之華,他日歸農,或可資間暇也。
    至順壬申二月,玄修大典既畢,經營南歸,屬春雪連日,無事出門,晚寒附火,私念及此,夜漏數刻,腹具成,枕上不寐,稍諧葉之。
    明日,筆之於簡,雖乏工致,然數歲之中,耳目之所聞見,性情之所感發者,無不隱括概見於斯。

    * 關于修行者的詩詞 描寫修行者的詩詞 帶有修行者的詩詞 包含修行者的古詩詞(2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