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修毫的詩詞(124首)
61
《送周裕之赴新息令》 宋·秦觀
丈人淮海英,抗節浮云外。
揮毫錯星錦,抵掌參竽籟。
青春抱修能,脫略無范蔡。
晚營三徑資,百里聊束帶。
扁舟歲欲徂,古剎夜仍艾。
去去整羽儀,行與高風會。
62
《示兒子》 宋·陸游
父子扶攜返故鄉,欣然擊壤詠陶唐。
墓前自誓寧非隘,澤畔行吟未免狂。
雨潤北窗看洗竹,霜清南陌課劙桑。
秋毫何者非君賜,回首修門敢遽忘。
64
《僧師源畫觀音贊》 宋·陸游
三世如來同一鬨,大雨料作補陀夢。
佛子無財可修供,尺紙寸毫俱妙用。
寳纓天冠儼四眾,長年造極筆愈縱。
唯師魯公為作頌,十方世界俱震動。
66
《張生南歸》 宋·宋祁
謁舍修容倦刺毛,紛紛朱紫笑銀袍。
吳天破月愁歸晚,楚俗傷春忌唱高。
江步挐舟雙打槳,酒亭橫幟一持螯。
平臺鄒馬英游盛,霏霰連天待賦毫。
67
《食杞》 宋·張耒
江皋春氣足,佳杞蕃新苗。
老枿飽霜露,余滋發柯條。
青青被修岡,若若緣空壕。
僮歸必盈筐,一杯勸爾勞。
69
《戲題葆真閣》 宋·黃庭堅
真常自在如來性,肯綮修持祗益勞。
十二因緣無妙果,三千世界起秋毫。
有心便醉聲聞酒,空手須磨般若刀。
截斷眾流尋一句,不離兔角與龜毛。
75
《送證上人住持道場》 明·高啟
緌公昔年住寶坊,龍象蹴踏騰毫芒。
袈裟曾侍玉座旁,萬眾闤聽講仁王。
弟子如云來四方,朝鐘暮鼓鳴高堂。
西歸蔥嶺今幾霜,缽傳曇師道彌昌。
76
《寄贊寧上人》 宋·王禹偁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傳修成乙夜開。
天子遠酬丹詔去,高僧不出白云來。
眉毫久別應垂雪,心印休傳本似灰。
若念重瞳欲相見,未妨西上一浮杯。
77
《贈贊寧大師》 宋·王禹偁
詔修僧史浙江濱,萬卷書中老一身。
赴闕尚留支遁馬,援毫應待仲尼麟。
溟蒙雪影松窗曉,狼籍苔花竹院春。
還許幽齋暫相訪,卻慚陶令滿衣塵。
78
《晝睡》 宋·王令
太古一去浩萬世,百智競起紛修治。
交將砭刀潰瘡痏,縱得平好無完皮。
傾山竭河論曲水,都投大海為酒池。
中間秫稻不滿掬,日益醞釀成澆漓。
* 關于修毫的詩詞 描寫修毫的詩詞 帶有修毫的詩詞 包含修毫的古詩詞(1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