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君莫望楚云飛,一片云飛兩淚垂。去歲尚傳鴻雁信,今年空念鹡鴒詩。大刀折處心尤苦,半臂添來體更羸。鼓笛謾將廳事聒,誰知里面有人悲。
廣平鐵石清便賦,信國水墨橫斜枝。總是平生和盧手,更憑誰寫簡齋詩。
我固閱人非草草,君於前輩亦拳拳。經師未數郯夫子,筆力方窺李謫仙。所恨尚於收第晚,將詩空與背時傳。頻年不信燈花報,報得人來亦可憐。
天王念遠民,哀此西南隅。主者按其籍,取之盡錙銖。掃地皆赤立,名獨存版圖。竭澤儻未已,來年恐無魚。
簡齋以詩冠兩都,鶴山以文擅江東。茲溪僻在萬山底,遼絕安能來兩公。或撞天關忤九虎,或走窮海隨六龍。畏途迂車一笑粲,遠謫信杖雙音跫。
伏羲之后幾萬年,堯舜八圣孟一賢。誰學其學傳其傳,□明簡氣生戴先。上庠文聲撐青天,高揭蘭闈十名前。□□只字宮商宣,豈但場屋著祖鞭。
伯仲天下士,慣識山中饑。幾年食君粟,一飯書百匙。謂此真飽否,此飽誰安之。伯氏昔在京,飯瘦崖書肥。
天道夷簡,蕩蕩巍巍。人心不然,大行險巘。轉眼翻覆,誠不易知。忠或見疏,信或見疑。
籬間殘菊舊令尹,霜后古柏嚴諸侯。梅花若不報春信,誰表東風第一流。
萬方資以化,交泰屬升平。易從業惟簡,得一道斯寧。具儀光玉帛,送舞變咸英。黍稷良非貴,明德信惟馨。
萬物資以化,交泰屬升平。易從業惟簡,得一道斯寧。具儀光玉帛,送舞變咸英。黍稷良非貴,明德信惟馨。
靈境信幽絕,芳時重暄妍。再來及茲勝,一遇非無緣。萬木柔可結,千花敷欲然。松間鳴好鳥,竹下流清泉。
神岳瑤池圃,仙宮玉樹林。乘時警天御,清暑滌宸襟。梁駕陪玄賞,淄庭掩翠岑。對巖龍岫出,分壑雁池深。
蘇臺憶季常,飛棹歷江鄉。持此功曹掾,初離華省郎。貴門生禮樂,明代秉文章。嘉郡位先進,鴻儒名重揚。
草堂者,蓋因自然之谿阜,前當墉洫;資人力之締構,后加茅茨。將以避燥濕,成棟宇之用;昭簡易,葉乾坤之德,道可容膝休閑。
復道通長樂,青門臨上路。遙聞鳳吹喧,闇識龍輿度。褰旒明四目,伏檻紆三顧。小苑接侯家,飛甍映宮樹。
自初賓上國,乃到鄒人鄉。曾點與曾子,俱升闕里堂。武皇恢大略,逸翮思寥廓。三居清憲臺,兩拜文昌閣。
白水魚竿客,清秋鶴發翁。胡為來幕下,只合在舟中。黃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老妻憂坐痹,幼女問頭風。
兩年戴武弁,趨侍明光殿。一朝簪惠文,客事信陵君。簡異當朝執,香非寓直熏。差肩何記室,攜手李將軍。
姑蘇東望海陵間,幾度裁書信未還。長在府中持白簡,豈知天畔有青山。人歸極浦寒流廣,雁下平蕪秋野閑。舊日新亭更攜手,他鄉風景亦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