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信定的詩詞(662首)

    381 《寄浚川先生》 明·薛蕙

    覽公談玄作,贈公詠玄篇。
    尋仙愿未果,懷舊心悠然。
    摳衣游郡齋,言詩偏賞激。
    束書謁京邸,交臂俄分析。

    382 《贈饒平令曹先生》 明·薛蕙

    炎方信巨麗,海嶠彌光輝。
    沖波迅交屬,斷岫相圍。
    銅乳隱云穴,金膏被石碕。
    青林互繚繞,玉草競芳菲。

    383 《感衷二十四韻(記脫脫征高郵召還事)》 明·葉杞

    貢賦通重譯,耕桑被九垓。
    欻驚氛膋滿,不謂歲時催。
    丞相興師出,綸音降使開。
    紫泥封五采,黃道繞三臺。

    384 《余夙抱煙霞之癖每懷匡廬天臺諸名勝心期長往》 明·殷邁

    但信有生似寄,始知無處非家。
    往業難逃定數,妄想空自紛拿。

    385 《落花(七首)》 明·羽素蘭

    昨日層岡今曲堤,乍看誰信舊成蹊。
    盡教拂掠隨鴉陣,怪道顛狂伴燕泥。
    蔡琰忽驚歸異域,西施空自憶耶溪。
    人間離合渾無定,兔去烏來到處迷。
    ¤

    386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387 《送長蘅偕計北上二首》 明·鄭胤驥

    憶予初識子,子方髫而俊。
    未能與深素,亦以私余潤。
    邁往不屑姿,良足驅鄙吝。
    歲月既已多,肝膽兩能印。

    388 《祖德詩九章》 明·朱瞻基

    上天信崇高,臨下明以赫。
    元季政昏亂,帝用厭夷狄。
    眷求令德宗,視乃善慶積。
    沛然啟其祥,疆宇俾開辟。

    389 《放言五首 并序》 唐·白居易

    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句詩五首,韻高
    而體律,意古而詞新。
    予每詠之,甚覺有味,雖前輩深于詩者,未有此作。

    哲理

    390 《和陶擬古九首》 宋·蘇軾

    客居遠林薄,依墻種楊柳。
    歸期未可必,成陰定非久。
    邑中有佳士,忠信可與友。
    相逢話禪寂,落日共杯酒。
    艱難本何求,緩急肯相負。
    故人在萬里,不復為薄厚。
    米盡鬻衣裳,時勞問無有。

    391 《和陶讀《山海經》》 宋·蘇軾

    亂離棄弱女,破冢割恩憐。
    寧知效龜息,三歲號窮山。
    長生定可學,當信仲弓言。
    支床竟不死,抱一無窮年。

    392 《和陶雜詩十一首》 宋·蘇軾

    斜日照孤隙,始知空有塵。
    微風動眾竅,誰信我忘身。
    一笑問兒子,與汝定何親。
    從我來海南,幽絕無四鄰。
    耿耿如缺月,獨與長庚晨。
    此道固應爾,不當怨尤人。

    393 《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 宋·蘇軾

    至矣吾三后,功高漢已還。
    復推元祐冠,蓋得永昭全。
    (臣嘗于經筵論奏仁宗皇帝謚日明孝:若明而不仁,則民畏而不愛;仁而不明,則民愛而不畏。
    今大行太皇太后亦兼此二德,故天下思慕,庶幾于仁宗也。

    394 《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 宋·蘇軾

    我本糜鹿性,諒非伏轅姿。
    君如汗血馬,作駒已權奇。
    齊驅大道中,并帶鑾鑣馳。
    聞聲自決驟,那復受縶維。

    395 《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 宋·蘇軾

    我本麋鹿性,諒非伏轅姿。
    君如汗血馬,作駒已權奇。
    齊驅大道中,并帶鑾鑣馳。
    聞聲自決驟,那復受縶維。

    396 《次韻和子由聞予善射》 宋·蘇軾

    中朝鸞鷺自振振,豈信邊隅事執鼖。
    共怪書生能破的,也如驍將解論文。
    穿楊自笑非猿臂,射隼長思逐馬軍。
    觀汝長身最堪學,定如髯羽便超群。

    397 《次韻趙景貺春思且懷吳越山水》 宋·蘇軾

    歲華來無窮,老眼久已靜。
    春風如系馬,未動意先騁。
    西湖忽破碎,鳥落魚動鏡。
    縈城理枯瀆,放閘起膠艇。

    398 《百步洪二首(并敘)》 宋·蘇軾

    王定國訪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與顏長道攜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飲酒,乘月而歸。
    余時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佇立于黃樓上,相視而笑,以為李太白死,世間無此樂三百余年矣。
    定國既去逾月,復與參寥師放舟洪下,追懷曩游,以為陳跡,喟然而嘆。
    故作二詩,一以遺參寥,一以寄定國,且示顏長道、舒堯文邀同賦云。

    399 《岐亭五首(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于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400 《洞庭春色(并引)》 宋·蘇軾

    安定郡王以黃柑釀酒,謂之洞庭春色,色香味三絕,以餉其猶子德麟。
    德麟以飲余,為作此詩。
    醉后信筆,頗有沓拖風氣。
    二年洞庭秋,香霧長噀手。

    * 關于信定的詩詞 描寫信定的詩詞 帶有信定的詩詞 包含信定的古詩詞(6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