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東耕的詩詞(780首)

    21 《余謝病東歸,王秀才見寄,今潘秀才南棹奉酬》 唐·許渾

    酷似牢之玉不如,落星山下白云居。
    春耕旋構金門客,夜學兼修玉府書。
    風掃碧云迎鷙鳥,水還滄海養嘉魚。
    莫將年少輕時節,王氏家風在石渠。

    22 《送浙東王大夫》 唐·薛能

    天爵擅忠貞,皇恩復寵榮。
    遠源過晉史,甲族本緱笙。
    亞相兼尤美,周行歷盡清。
    制除天近曉,衙謝草初生。

    23 《自澧浦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 唐·李群玉

    短翮后飛者,前攀鸞鶴翔。
    力微應萬里,矯首空蒼蒼。
    誰昔探花源,考槃西岳陽。
    高風動商洛,綺皓無馨香。

    24 《鏡湖夜泊有懷(東晉太守馬臻所筑)》 唐·李頻

    廣水遙堤利物功,因思太守惠無窮。
    自從版筑興農隙,長與耕耘致歲豐。
    漲接星津流蕩漾,寬浮云岫動虛空。
    想當戰國開時有,范蠡扁舟祗此中。

    25 《城東寓居寄知己》 唐·張喬

    花木閑門苔蘚生,浐川特去得吟情。
    病來久絕洞庭信,年長卻思廬岳耕。
    落日獨歸林下宿,暮云多繞水邊行。
    干時退出長如此,頻愧相憂道姓名。

    26 《送程尊師東游有寄》 唐·羅隱

    華蓋峰前擬卜耕,主人無奈又閑行。
    且憑鶴駕尋滄海,又恐犀軒過赤城。
    絳簡便應朝右弼,紫旄兼合見東卿。
    勸君莫忘歸時節,芝似螢光處處生。

    27 《送太學顏明經及第東歸》 唐·鄭谷

    平楚干戈后,田園失耦耕。
    艱難登一第,離亂省諸兄。
    樹沒春江漲,人繁野渡晴。
    閑來思學館,猶夢雪窗明。

    28 《題延壽坊東南角古池》 唐·吳融

    蔓草蕭森曲岸摧,水籠沙淺露莓苔。
    更無蔟蔟紅妝點,猶有雙雙翠羽來。
    雨細幾逢耕犢去,日斜時見釣人回。
    繁華自古皆相似,金谷荒園土一堆。

    29 《宿顧城二首(顧城在范縣東)》 唐·張直

    綠草展青裀,樾影連春樹。
    茅屋八九家,農器六七具。
    主人有好懷,搴衣留我住。
    春酒新潑醅,香美連糟濾。

    30 《東陽夜怪詩》 唐·佚名

    亂魯負虛名,游秦感寧生。
    候驚丞相喘,用識葛盧鳴。
    黍稷滋農具,軒車乏道情。
    近來筋力退,一志在歸耕。

    31 《西河(送錢仲耕自江西漕赴婺州)》 宋·辛棄疾

    西江水。
    道是西風人淚。
    無情卻解送行人,月明千里。
    從今日日倚高樓,傷心煙樹如薺。

    寫景抒情

    32 《自湘東驛遵陸至蘆溪》 清·查慎行

    黃花古渡接蘆溪,行過萍鄉路漸低。
    吠犬鳴雞村遠近,乳鵝新鴨岸東西。
    絲繅細雨沾衣潤,刀剪良苗出水齊。
    猶與湖南風土近,春深無處不耕犁。

    古詩三百首寫景抒情

    33 《東都賦》 兩漢·班固

    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
    子實秦人,矜夸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由數期而創萬代,蓋六籍所不能談,前圣靡得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民。
    故婁敬度勢而獻其說,蕭公權宜而拓其制。
    時豈泰而安之哉,計不得以已也。

    敘事議論

    34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35 《犁春操為謝耕道作》 宋·黃簡

    東山兮云浮,東磵兮雨流。
    失今不勤兮,曷其有秋。
    水淫兮石齧,田碻磝兮一跬九折。
    予勞兮何辭,牛奚罪兮從予以羸。
    眇良疇兮彌野,獨功倍兮刈寡。
    雖然不愈于無田而游兮,歲晏凄其桑落之下。

    36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元·趙孟頫

    東風吹原野,地凍亦已消。
    早覺農事動,荷鋤過相招。
    遲遲朝日上,炊煙出林梢。
    土膏脈既起,良耜利若刀。

    37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元·趙孟頫

    良農知土性,肥瘠有不同。
    時至萬物生,芽蘗由地中。
    秉耒向畎畝,忽遍西與東。
    舉家往于田,勞瘁在爾農。

    38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元·趙孟頫

    農家值豐年,樂事日熙熙。
    黑黍可釀酒,在牢羊豕肥。
    東鄰有一女,西鄰有一兒。
    兒年十五六,女大亦可笄。

    39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元·趙孟頫

    仲春凍初解,陽氣方滿盈。
    旭日照原野,萬物皆欣榮。
    是時可種桑,插地易抽萌。
    列樹遍阡陌,東西各縱橫。

    40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元·趙孟頫

    釜下燒桑柴,取繭投釜中。
    纖纖女兒手,抽絲疾如風。
    田家五六月,綠樹陰相蒙。
    但聞繅車響,遠接村西東。

    * 關于東耕的詩詞 描寫東耕的詩詞 帶有東耕的詩詞 包含東耕的古詩詞(7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