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俗院的詩詞(167首)

    141 《縣齋春書十二韻》 宋·寇準

    縣幽無俗事,公退只高吟。
    江到荊門闊,山連蜀國深。
    峽云長映日,蠻雨易成霖。
    群雀鳴春院,饑猿叫夜岑。

    142 《和彥逢弟春日即事》 宋·王之道

    楊花如雪菜花黃,路出初郊正日長。
    喜對新詩醒病眼,會逢膏雨沃驕陽。
    過僧竹院茶爭美,酌客山堂酒倍香。
    常恨抗塵仍走俗,不知身在水云鄉。

    143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144 《張秀才復留為作》 宋·陳造

    郵城望繁川,渺莽天一陬。
    親知非不多,噬肯一來游。
    張侯我石友,前輩放一頭。
    逃俗火避濕,赴義鷹韝名。

    145 《王巽堂三十年不到湖亭丙戌春再來非舊矣用有》 宋·吳泳

    庭院深深鎖綠苔,掃花地帚半塵埃。
    紅霞滿樹劉郎去,青子垂枝杜牧來。
    乍可放閒寬酒地,不能隨俗貯香材。
    醉翁自有山間樂,更取林霏手斫開。

    146 《奉陪內翰二丈醴泉避暑》 宋·陳師道

    疾雷倒海不成雨,黑云銜日蠶不吐。
    深院回廊晝日長,青簾朱幕風鈴語。
    神仙中人龍作馬,翠旌絳節從天下。
    竹冠芒屨紫綺裘,曳杖林間觀物化。

    147 《偶得數琉璃瓶置窗幾間因取小魚漾其中乃見其》 宋·吳芾

    方安林下樂樵漁,底事牽來剖竹符。
    道院固知人少訟,豐年何幸俗多娛。
    頭隨野鶴穿花徑,靜看游魚戲玉壺。
    卻愧此身猶束縛,未能歸去老江湖。

    148 《祝子權見寄時欲卜居合溪飛云寺》 宋·仲并

    環堤風漲雨溪深,半嶺云飛一院陰。
    三徑定回俗士駕,百年今見故人心。
    時危天地烽塵滿,歲晚江湖客病侵。
    他日青云各回首,向來黃閣子知音。

    149 《再賦簡李尉》 宋·李洪

    滿院秋英獨傲霜,恨無醇酒變春江。
    門前催取麻姑榼,席上驚傾道士缸。
    學蹈丘軻難合俗,詩如曹鄶不成邦。
    埋藏自比豐城劒,射斗難占紫氣雙。

    150 《徐制參挽歌》 宋·王柏

    北風高兮歲律將殘,望東隴兮目斷旌丹。
    有美君子兮擥眾芳而自飾,直哉惟清兮不亢不激。
    郁十五年之朝望兮,僅彯纓於列院。
    參幙府以自詭兮,乃劬劬而忘倦。

    151 《晚興》 宋·方岳

    山淡長疑雨,看山自捻髭。
    暝云延晚逕,秋蔓亞疏籬。
    院靜涼於水,人閒瘦似詩。
    移床眠對竹,莫與俗人知。

    152 《和李太保寄刁秘書》 唐·徐鉉

    名位雖插道自光,訟庭無事俗平康。
    簾間尚覺琴床暖,院靜偏聞酒甕香。
    養性已知無病染,持廉唯恐有名彰。
    主人莫訝暌違遠,千仞由來有鳳翔。

    153 《河傳令 贈京兆席句押》 元·王哲

    衫敗易處。
    俗情正好,知白守黑。
    院脫離,好把明珠憐惜。
    年時,因緣,怎生積。
    心約已為規則。
    圭一粒,細思非難覓。
    性識真,便是神仙端的。
    明公,專上,都押席。

    154 《漁家傲·叮囑庖人常作善》 元·馬鈺

    叮囑庖人常作善。
    殷勤供養人休倦。
    莫把煎湯傾地面。
    攤涼冷。
    恐傷蟲蟻行方便。
    日用柴薪并米面。
    無拋無撒無奢儉。
    內外凈清忘俗念。
    真堪羨。
    將來決得居仙院。

    155 《木蘭花慢 武邑縣王楫善居室,母俎氏出隆平》 元·王惲

    精彩如五六十人。
    教授馬君向予方以善俗任責楫之孝養致樂,實有關於風化者,故作是詞以付,俾來者庶有所勸焉爛云衢彩婺,和曉月,滿庭闈。
    正梅粉香飄,林梢紫動,淑景初遲。
    觀津盛傳王氏,道孝心、重見老萊衣。

    156 《網山先生諱日寄綺伯》 宋·陳藻

    先生一去三十年,蘋藻聊修諱日虔。
    雌劍忽尋雄劍逝,恰恰歲暮吾無錢。
    乃知毫發有造化,此禮終與吾毋緣。
    人生損益固常理,韓門仍被流俗牽。

    157 《寄同志》 宋·釋智圓

    靜院無來客,相懷日又曛。
    數峰寒有雪,一榻靜眠云。
    幾歡淳風喪,寧容俗態群。
    終期一相訪,對坐議新文。

    158 《贈傳法光梵二大卿兼述譯場之盛》 宋·宋庠

    梵劫扶皇歷,高才會圣門。
    五天真釋種,三國舊王孫。
    譯詁生知慧。
    卿聯萬戶恩。

    159 《臨桂尉楊渭夫以詩來因次其韻兼簡同僚》 宋·陳傅良

    萬物各美惡,一室有面背。
    去來故無恒,欣厭惟所會。
    有能悟茲理,何必著幽邃。
    后圃并山麓,修竹積空翠。

    160 《郊行二首柬張遂逸親家》 明·李東陽

    芒鞋隨意踏青莎,一日溪頭幾度過。
    高樹夕陽人影亂,斷橋幽澗水聲多。
    思鄉擬作東都賦,遠俗猶聞隔院歌。
    不向晚涼移席坐,好懷佳賞奈君何。

    * 關于俗院的詩詞 描寫俗院的詩詞 帶有俗院的詩詞 包含俗院的古詩詞(1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