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俗解的詩詞(441首)
161
《寄無著》 宋·釋清壹
逢人稱宿臘,玄解少人知。
俗濁唯貪隱,禪高不礙詩。
水邊秋杖屨,石上雪須眉。
雞犬添鄰曲,還同賦紫芝。
162
《和史經》 宋·孫邦
淵明遇佳趣,欲辯每忘言。
道安對勝士,高論矜彌天。
斯人已往不可得,悠悠俗駕徒爭先。
夢尸夢穢了不悟,甯論擲足與裸顛。
163
《題石洞書院》 宋·王信
不到茲山又十秋,欲題名字記重游。
轉頭前日夢相似,拭目諸公墨尚留。
俗里塵埃隨酒卻,淡中生活為詩愁。
晚來得趣無人解,一鳥不鳴山更幽。
164
《筠寮》 宋·吳可
解衣一寮上,物色太窘束。
柏禪費酬對,松官縛爵祿。
此君真有道,虛心自巖谷。
每以閱世人,得之定超俗。
168
《古詩贈方希直》 宋·葉見泰
吾友方濟寧,其人世希生。
有如炎燉之雪,曙天之星。
平生特立不徇俗,窮年矻矻,惟究心乎羲文周孔之遺經。
一旦起作郡,卓然為群黎之怙恃,列牧之儀刑。
170
《防風廟》 宋·章杰
弭楫山水縣,驅馬東南隅。
侯當溽暑至,乘涼出郊墟。
曉月醒魂夢,輕颸動襟裾。
氣爽體自輕,縱意馳坦途。
171
《山居和韻八首》 明·陳勛
石自玲瓏水自潺,高齋不與俗相關。
掌心取食幽禽熟,墨汁翻書稚子頑。
雨韭新香宜夜剪,煙蒲老綠及秋刪。
雖然小事皆清事,人道山翁解住山。
¤
173
《采菱圖》 明·杜瓊
苕溪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
紅裙綠髻誰家人,小艇如梭不停泊。
三三兩兩共采菱,纖纖十指寒如冰。
不怕指寒并刺損,只恐歸家無斗升。
174
《感往昔》 明·葛高行文
歲聿莫而歷蹇兮,執霜心以為柄。
揚真氣之馥馥兮,叩寂寞而見性。
刷淟涊之流俗兮,佩蕙纕以自解。
驚箕伯之襲幃兮,撞我思之悠悠。
175
《楸子樹》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樹,去歲移自東君家。
根深土凍重莫致,挽以兩犍載一車。
方經旬日即蓓蕾,秋深結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氣耳,來歲未必能芬葩。
177
《雜詩(三首)》 明·李存
慕古既多沮,從俗寧可安。
吾冠方委塵,政爾不必彈。
群醉敢獨醒,孤芳若為園。
秋風況無情,最解吹年顏。
* 關于俗解的詩詞 描寫俗解的詩詞 帶有俗解的詩詞 包含俗解的古詩詞(4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