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俗見的詩詞(1674首)

    681 《石門洞》 宋·王孝嚴

    天下洞天三十六,玄鶴洞天一仙谷。
    兩山對峙一如門,深崖百丈垂飛瀑。
    青牛往矣不復見,白云空鎖故山麓。
    奇哉勝地得人勝,至今俗客來忘俗。

    682 《送李擴還吳》 未知·袁華

    倉頡史籀世既遠,斯冰徐張稱善書。
    有元絕華部與趙,俗工紛紛訛魯魚。
    鐵錐畫沙釵折股,會稽嶧山化黃土。
    尚幸新泉丹井存,更有吳興能復古。

    683 《梅花引 中州樂府》 元·王特起

    山之麓。
    河之曲。
    一灣秀色盤虛谷。
    水溶溶。

    684 《臨江仙·因向山前墳畔過》 元·山主

    因向山前墳畔過,途荒荊棘仍溝。
    閑花野草遣人愁。
    恨煙林下,悄悄見骷髏。
    難辨僧俗貧與富,未知何代王侯。
    口中錢被牧童*。
    英雄那畔,

    685 《滿江紅·眼底交游》 元·張之翰

    眼底交游,十載被、江湖相隔。
    嘗記得、道庵人靜,縱談朝夕。
    紙上云煙隨散落,毫端風雨何休息。
    甚這回相見便蒼顏,都非昔。

    686 《漁家傲 余讀歐公李太尉席上作十二月淦家傲》 元·歐陽玄

    其盛麗,生平思仿佛一言不可得。
    近年竊官于朝,久客輦下,每欲放此,作十二闋,以道京師兩城人物之富,四時節令之華,他日歸農,或可資間暇也。
    至順壬申二月,玄修大典既畢,經營南歸,屬春雪連日,無事出門,晚寒附火,私念及此,夜漏數刻,腹具成,枕上不寐,稍諧葉之。
    明日,筆之於簡,雖乏工致,然數歲之中,耳目之所聞見,性情之所感發者,無不隱括概見於斯。

    687 《滿庭芳·頓悟玄機》 元·高道寬

    頓悟玄機,漸離塵境,雙忘頓漸無為。
    修真大道,了見本希夷。
    戒律精持道德,做神仙、方外先知。
    憑心地,三千功滿,八百行無虧。

    688 《與進士宋嚴話別》 宋·張詠

    人之相知須知心,心通道氣情轉深。
    凌山跨陸不道遠,躡屩佩劍來相尋。
    感君見我開口笑,把臂要我談王道。
    幾度微言似愜心,投杯著地推案叫。

    689 《偶賦二首》 宋·羅公升

    定力了萬花,正眼空須彌。
    俯仰天地間,此身亦如遺。
    平生空洞腹,不受俗子窺。
    奈何區區者,妄俗求吾嗤。
    欣須對南山,但見云度遲。
    卻后百五歲,舉似爾輩如。

    690 《贈劉存基》 近代·吳佩孚

    方寸糾紛俗累縈,無端悵觸筆花生。
    人因落魄尋知己,詩寫牢愁見性情。
    洛水夢回千里曲,蜀山登斷一鉤輕。
    枕邊莫惱鵑聲惡,催起劉郎趁早行。

    691 《謫居糧絕請學于農將田南山永言寄懷》 明·王守仁

    謫居屢在陳,從者有慍見。
    山荒聊可田,錢矰還易辦。
    夷俗多火耕,放習亦頗便。
    及茲春未深,數畝猶足佃。
    豈徒實口腹,且以理荒宴。
    遺穗及鳥雀,貧寡發余羨。
    持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692 《壬戍春將赴洪都登天池宿凌虛閣》 未知·萬農

    平生生長匡山麓,翻飛欲向天池浴。
    更向凌虛一俯觀,池中湛湛澄冰玉。
    須臾香霧生紫煙,身入云霄露沾沃。
    來從絕獻一振衣,山下群山眇于粟。

    693 《湖州行》 清·魏耕

    君不見湖州直在太湖東,香楓成林橘青蔥。
    山川迢迢麗村渚,秋城淡淡遮蒼穹。
    亭皋百里少荒土,風俗清樸勤桑農。
    充腸非獨多薯蕷,宴客兼有錦鯉紅。

    694 《題王叔明墨竹為鄭叔度賦》 明·方孝孺

    吳下王蒙藝且文,吳興趙公之外孫。
    黃塵飄蕩今白發,典刑遠矣風流存。
    華亭朱芾稱善畫,每觀蒙畫必嘆詫。
    謂言妙處逼古人,世俗相傳倍增價。

    695 《贈鄒葆光道士》 宋·曹仙家

    羅浮道士真仙子,躍出樊籠求不死。
    冰壺皎潔水鑒清,洞然表里無塵滓。
    叱咤雷霆發指端,馘邪役鬼篆飛丹。
    朝吞露氣松窗暖,夜禮星辰玉簡寒。

    696 《送張君玉赴寧江幕府七首》 宋·晁公溯

    來守劍西三里城,胸中豈止俗塵生。
    簿書堆案惟思睡,見此魁梧覺眼明。

    697 《醒心亭》 宋·陳賓

    亭以醒心名,心與亭何與。
    物各有感通,此理貴深喻。
    峴山峙豐碑,見者皆墮淚。
    推類盡其余,庶表名亭義。

    698 《代上時相生辰》 宋·陳棣

    國論盈庭正尚同,唯公英略與天通。
    一絲不斷千鈞重,九鼎重安萬世功。
    獨見夐超流俗外,先機端在笑談中。
    際高極厚知難報,愿輔熙朝到不窮。

    699 《游茅山和諸侄》 宋·陳序

    山南細路半青霄,人昔共游非俗交。
    浮玉故鄉驚上國,埋丹清夢記中茅。
    峰頭仙客歸黃鵠,石面靈根走翠蛟。
    見說西園渾草莽,手栽寸柏已勝巢。

    700 《贈畫魚賈兄》 未知·陳俞

    春江浩蕩春江闊,夜半湖聲涌新沫。
    曉風吹斷碧云根,萬頃滄波帶晴豁。
    浪花瀲滟翻紅桃,群魚出沒乘輕濤。
    悠揚得意鼓鱗鬣,十十五五同為曹。

    * 關于俗見的詩詞 描寫俗見的詩詞 帶有俗見的詩詞 包含俗見的古詩詞(16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