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俗者的詩詞(806首)

    41 《里有蔣生者頗志于學迫于貧困吾叔德先見而憐》 宋·吳芾

    君不見昔日泰山孫先生,蹭蹬窮途道未行。
    讀書有志破萬卷,置錐無地可躬耕。
    高堂親老仰甘旨,未免道路長營營。
    睢陽客舍一再過,牢落誰人如姓名。

    42 《諸公出游有翼有詩和者盈軸次日飲正卿家出以》 宋·曾協

    可堪俗事苦相留,不許聯翩李郭舟。
    酒興定知鯨浪吸,詞源聊看峽江流。
    名如北斗誰能挹,價重連城未易酬。
    恰似西都數人物,校書中秘讓諸劉。

    43 《贈談命者》 宋·方岳

    客有攜詩夜扣扃,典衣何惜倒吾瓶。
    山城難覓葡萄綠,竹火終強鵓鴿青。
    迕俗坐談捫虱略,治生欲讀相牛經。
    向來人亦多稱好,正坐無錢語不靈。

    44 《江城憶游廬山逢隱者》 宋·董嗣杲

    飯馀睡相魔,啜茶即退舍。
    支藜強窺園,試此雙不借。
    逐勝思秋初,曾命廬山駕。
    飛瀑醒心眼,流派從空下。

    45 《沿檄如蒲圻訊民之食菜事魔者作詩憫之》 宋·王炎

    三代日方中,為民破重昏。
    既蝕復光融,孔孟道益尊。
    古禮今則亡,陳編意猶存。
    飲燕用觥籌,薦享羞羔豚。

    46 《臨江仙 長安新出家者》 元·馬鈺

    此個隴西明大道,看來俗累難拘。
    報予天水慕清虛。
    彭城歸正覺,割愛后來閭。
    更有段公明慧性,悟來巧變癡愚。
    山侗聞得證無馀。
    忻然如大醉,認得本來如。

    47 《再用韻呈用席者》 宋·劉宰

    由來道同相為謀,利交始合終相仇。
    灌竇空如父子游,耳馀莫刷千古羞。
    臞張不與俗同流,常棣相輝華萼稠。
    侯生得句魚上鉤,句法不減韋蘇州。

    48 《天臺隱者》 宋·林景熙

    俗駕不曾到,瘦筇時復攜。
    肺肝清澗飲,鬢發老巖棲。
    野巷猶雞犬,春城自鼓鞞。
    未應人世外,別有武陵溪。

    49 《隱者山房》 明·張羽

    家住白云深,好山青對門。
    樹肥花結子,土暖竹生孫。
    猿掛枯松折,牛行淺水渾。
    自云歸隱后,懶與俗人言。

    50 《隱者山房》 明·張羽

    一龕俱絕頂,門外眾山橫。
    池小魚能活,庭荒草亂生。
    窗虛延月色,林遠隔鐘聲。
    俗客不得到,主人無送迎。

    51 《錢穆仲有高麗松扇館中多得者以詩求之》 宋·孔武仲

    巨鰲昂頭鯨掉尾,東顧滄溟天接水。
    錢公涉險如通渠,破帆一抹三千里。
    島夷之國遠且偏,歸來逢人語輒喜。
    大荒茫茫最宜松,直從曠野連深宮。

    52 《閔俗》 宋·李覯

    君門若無祿,陳編熟能讀。
    公庭若無法,穢德誰不足。
    煦煦儒者言,沈沈小人腹。
    傷心勿復道,拂絃寄清曲。

    53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郭林宗》 宋·林同

    不愿諸侯友,那容天子臣。
    貞乎寧絕俗,隱也不違親。

    54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謝{嚼口換日}》 宋·林同

    一家感兒孝,不俗使親驚。
    盡作屏氣語,咸為納屢行。

    55 《行者妙曉求頌》 宋·釋印肅

    頭頭相應人希會,物物皆真體不殊。
    但辦肯心終不賺,情忘想盡入無余。
    自是出家無眼目,只言苦行落空虛。
    甘贄在俗猶通理,妙曉無求自得珠。

    56 《過慈感知者黎為童行落發留飯偶已食不果留》 宋·王洋

    曉沖輕浪遠煙迷,聞道方為訓導師,綠發小童辭俗日,白頭老子泛舟時。
    自緣旅客蔬盤早,不是者黎鐘飯遲。
    欲別殷勤更留客,逢君知是舊相知。

    57 《游曾無慍園可賦者十余處其大莫如樂山次莫如》 宋·曾豐

    一身超忽白云表,雙眼低回白蘋杪。
    沙隨風卷黃莫涯,莫與天連青未了。
    摩詰胸中幾麋丸,詩寫其真更留殘。
    破除桑落斗升后,收入鵝溪尺寸間。

    58 《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臺》 唐·李隆基

    紫府求賢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與城闕,異跡且殊倫。
    間有幽棲者,居然厭俗塵。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調神。
    地道逾稽嶺,天臺接海濱。
    音徽從此間,萬古一芳春。

    59 《相和歌辭·賈客詞》 唐·劉禹錫

    賈客無定游,所游惟利并。
    眩俗雜良苦,乘時知重輕。
    心計析秋毫,搖鉤侔懸衡。
    錐刀既無棄,轉化日已盈。

    60 《與生公尋幽居處》 唐·張九齡

    同方久厭俗,相與事遐討。
    及此云山去,窅然巖徑好。
    疑入武陵源,如逢漢陰老。
    清諧欣有得,幽閑欻盈抱。

    * 關于俗者的詩詞 描寫俗者的詩詞 帶有俗者的詩詞 包含俗者的古詩詞(8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