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俗紛的詩詞(440首)
202
《感春》 宋·張耒
淹留生白發,默默又驚春。
花房與柳萼,三見東風新。
竟日雨不止,翛翛寒著人。
擁裘坐閉閣,但與山爐親。
203
《東園》 宋·張耒
堂中宴坐不妄出,堂外青春去如失。
小園十步綠如云,一時桃李事已畢,猶有荼蘼數朵在,未覺塵沙污玉質。
金沙格俗終可憐,膩白嬌紅如欲滴。
204
《寄余五十五》 宋·張耒
憶昨戊午寄東都,人事紛紛相見疏。
補官洛陽我西走,君理舟楫歸江湖。
往來相失頃刻爾,坐使一別三年余。
他鄉滿眼非故舊,南北耿耿無音書。
205
《有所嘆》 宋·張耒
達士不可羈,其次遠羈絆。
我無達人風,又不能自遠。
紛紛隨世俗,碌碌走薄宦。
其來或遭驅,其去或被挽。
206
《讀李憕碑》 宋·張耒
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馬長鳴飲清渭。
李公守節陷賊庭,身死骷髏行萬里。
百年事往誰復省,一丘榛莽無人祭。
荒碑半折就磨滅,后人空解傳其字。
208
《觀崇德墨竹歌》 宋·黃庭堅
夜來北風元自小,何事吹折青瑯玕。
數枝灑落高堂上,敗葉蕭蕭煙景寒。
乃是神工妙手欲自試,襲取天巧不作難。
行看嘆息手摩拂,落勢夭矯墨未乾。
209
《以古銅壺送王觀復》 宋·黃庭堅
隨俗易汩沒,從公常糾紛。
我觀王隆化,入蕕不改薰。
未見蛇起陸,已看豹成文。
愛君古人風,古壺投贈君。
酌酒時在傍,可用弭楚氛。
問君何以報,直諒與多聞。
210
《梅花 其四》 元·王冕
昔年曾踏西湖路,巢居閣上春無數。
雪晴月白影精神,瑪瑙坡前第三樹。
虬枝屈夷交碧苔,疏花暖送珍珠胎。
初疑群仙下寥廓,瓊珰玉佩行瑤臺。
211
《感竹吟》 元·王冕
云溪老竹持苦節,玉質蕭森出巖穴。
蒼蒼古色誰為摩?凜凜清風自然別。
勁直不肯降雪霜,瀟灑不肯棲鳳凰。
愿殺長身載經籍,要為吾道垂休光。
212
《汶上 其一》 元·王冕
汶水連洙泗,源源有所歸。
圣賢誠可仰,風俗自相違。
落葉隨風舞,孤鴻破雪飛。
紛紛名利客,到此肯忘機。
213
《春日書寄東郡諸同舍》 宋·司馬光
滑臺古鎮揭高牙,主人賢厚賓友嘉。
公庭退休射堂飲,水深綠李浮甘瓜。
清言妙諭間詼謔,笑語往反何喧嘩。
別來汎濫若浮梗,塵愁俗累稠於麻。
216
《邵不疑廳薜荔及竹》 宋·司馬光
修竹非俗物,薜荔亦佳草。
村之君子庭,人來見逾好。
侵階鶴脛細,緣壁龍鱗老。
紛披兩疏翠,煙色宜秋早。
主人日對植,清風庶長保。
218
《讀書》 宋·歐陽修
吾生本寒儒,老尚把書卷。
眼力雖已疲,心意殊未倦。
正經首唐虞,偽說起秦漢。
篇章異句讀,解詁及箋傳。
219
《廬山高歌》 宋·歐陽修
廬山高哉,幾萬仞兮,根盤幾百里;峨然屹立乎長江。
長江西來走其下,是為揚瀾左蠡兮,洪濤巨浪日夕相沖撞。
云消風止水鏡凈,泊舟登岸而望遠兮,上摩青蒼以靄,下壓后土之鴻龐。
試往造乎其間兮,攀緣石磴窺空欲。
* 關于俗紛的詩詞 描寫俗紛的詩詞 帶有俗紛的詩詞 包含俗紛的古詩詞(4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