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俗筆的詩詞(468首)

    261 《馮縣丞墨花》 宋·曾幾

    君持松煤與研滴,慘澹不言生百物。
    胸中自無俗子韻,落筆乃有此氣骨。
    江梅正爾不施丹,為我拂拭為清寒。
    一枝早晚到窗幾,定作月影橫斜看。

    262 《李相公餉建溪新茗奉寄》 宋·曾幾

    一書說盡故人情,閩嶺春風入戶庭。
    碾處曾看眉上白,分時為見眼中青。
    飯羹正晝成空洞,枕簟通宵失杳冥。
    無奈筆端塵俗在,更呼活火發銅瓶。

    263 《陸務觀效孔方四舅氏體倒用二舅氏題云門草堂》 宋·曾幾

    陸子家風有自來,胸中所患卻多才。
    學如大令倉盛筆,文似若耶溪轉雷。
    襟抱極知非世俗,簿書那解作氛埃。
    集賢舊體君拈出,詩卷從今盥水開。

    264 《子駿運使八詠堂·閑燕亭》 宋·文同

    靜宇占幽深,是中何所有。
    軒窗極清潔,硯席羅左右。
    公余每休此,俗客曾不受。
    六尺局腳床,解帶就橫肘。
    掃除閑景物,健筆當大帚。
    敢問公許年,得詩凡幾首。

    265 《奉送少訥還青神》 宋·文同

    濕云堆空泄淫雨,日與三嵎氣相軋。
    春陽沈伏不得動,萬木屈蘗草藏茁。
    叢岡復嶺誰敢度,旦暮寒雞叫泥滑。
    少訥胡為犯此苦,特念我困來省察。

    266 《雨后看山因憶黃世南先生詩以相招》 宋·文同

    新霜夜落群梢鳴,群風刮天為早晴。
    南山向曉盡張列,頹嶺斷壑當空橫。
    開軒一見喜無量,走上高閣臨飛甍。
    層欄倚遍不能下,狀貌秀活圍雙睛。

    267 《敷文閣學士李仁甫挽詞十絕》 宋·周必大

    經學淵源史筆高,文章余力埒風騷。
    紛紛小技夸流俗,磨滅身名笑爾曹。

    268 《送蔡迨赴桂陽令》 宋·周必大

    工部詩題滿劍川,儀曹文筆照湖南。
    身行蜀棧曾幽討,舟掛吳帆又飽參。
    睎驥有心真自得,拔茅無術定誰慚。
    金蘭正好追英彥,蒲谷翻令試子男。

    269 《答及甫和》 宋·洪咨夔

    束發讀連山,端倪識乾坤。
    欲辨南北戒,須窺越胡門。
    藏書探禹穴,乘槎窮靈源。
    平生蓬矢志,到處屐齒痕。

    270 《送趙處士游方》 宋·洪咨夔

    道家何荒唐,釋氏更汗漫。
    君胡欲逃儒,結入楊墨案。
    時文窘枘鑿,俗好厭冰炭。
    起尋出頭路,去覓行腳飯。

    271 《友人陳槱得楊補之三昧賞之以詩》 宋·白玉蟾

    梅花不清是水清,最是一枝溪上橫。
    梅花不明是雪明,凍折老梢飄碎瓊。
    梅花不暗是雨暗,隔籬和雨粘珠糝。
    梅花不淡是煙淡,煙鎖江村煙慘慘。

    272 《詩史吟》 宋·邵雍

    史筆善記事,長于炫其文。
    文勝則實喪,徒僧口云云。
    詩史善記事,長于造其真。
    真勝則華去,非如目紛紛。

    273 《和絳守王仲賢郎中》 宋·邵雍

    為郎得絳分銅虎,見寄詩中非浪夸。
    地土尚傳唐草木,山川猶起晉云霞。
    園池富有吟供筆,風俗淳無訟到衙。
    太守下車民受賜,一心殊不負官家。

    274 《次韻許簿游響潭回》 宋·毛滂

    一派飛泉濕嶺云,巖花娟好尚余春。
    黃紬病惰誰如我,碧玉寒清自照人。
    山水窟中為俗吏,簿書叢里得詩鄰。
    一篇寵寄高難和,萬卷端知筆有神。

    275 《元度生日》 宋·毛滂

    臨安有山插圓紫,公家松楸當峻峙。
    子胥濤江相向流,秦望橫前為案幾。
    眾言北山絕雄勝,世當公相貴莫比。
    那知上帝賚良弼,岳靈孕秀初萌此。

    276 《曹彥約昌谷集同官絕賦經梅成五十六字》 宋·毛滂

    淡中著色似狂顛,心與梅同跡不然。
    奪我焉支寧免俗,豈無膏沐獨爭先。
    辨桃認杏何人拙,壓雪欺霜政自妍。
    只恐東君招不得,好修猶在筆籬邊。

    277 《題王詵都尉畫山水橫卷三首》 宋·蘇轍

    摩詰本詞客,亦自名畫師。
    平生出入輞川上,鳥飛魚泳嫌人知。
    山光盎盎著眉睫,水聲活活流肝脾。
    行吟坐詠皆自見,飄然不作世俗詞。

    278 《次韻劉涇見寄》 宋·蘇轍

    天之蒼蒼亦何有,亦有云漢為之章。
    人生混沌一氣耳,嘿嘿何用知肺腸。
    孔公孟子巧言語,剖瓢插竹吹笙簧。
    含宮吐角千萬變,坐令隱伏皆形相。

    279 《送毛君致仕還鄉》 宋·蘇轍

    古人避世事,豈問家有無。
    但言鴻鵠性,不受樊籠拘。
    公家昔盛時,阡陌連三衢。
    食廩濟寒餓,婚嫁營羈孤。

    280 《送任師中通判黃州》 宋·蘇轍

    一別都門今五年,劇談精壯故依然。
    厭居巴蜀千山底,決住荊河十頃田。
    老去功名無意取,身閑詩筆更能專。
    黃州無事聊須飲,世俗方今自足賢。

    * 關于俗筆的詩詞 描寫俗筆的詩詞 帶有俗筆的詩詞 包含俗筆的古詩詞(46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