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俗歌的詩詞(842首)
441
《題共樂堂》 宋·汪泌
臨海城東湖,氣象清且奇。
無風綠色凈,十頃澄琉璃。
中有共樂堂,今其名者誰。
人有答我問,太守下車時。
444
《湖山紀游》 宋·王執禮
吳山東南秀,蔥郁盤帝城。
西湖據其趾,御氣通波心。
余膏被草木,蔚眼皆欣榮。
□晨天宇穆,惠風汎初晴。
446
《次邦憲宣德紅梅詩韻》 宋·吳頤
絕品花逢絕俗人,吟看屢倒接{上四下離}巾。
剸煩自昔多馀刃,痛飲于今莫負春。
喜事擅名雖有素,屢空此語恐非真。
典衣貰酒猶非惡,醉任清歌落暗塵。
447
《淥波亭》 宋·向傳式
我愛東南郡,恩容守會稽。
府當秦望北,園枕臥龍西。
水為流觴引,亭因正俗題。
松篁清有韻,桃李密成蹊。
448
《堆婆石》 宋·許仕叔
撐空疊石何嵯峨,世傳其名曰堆婆。
乃在淛嶺之巔,吳山之阿。
我來于此少憩息,借問父老元如何。
父老為言五代時,有婆姓方氏結茅嶺巔兩鬢皤。
449
《和吳公仲庶游海云寺》 宋·薛鄰
寺占靈峰更近州,喧闐騶從錦纏頭。
歌鍾乍奏晴雷殷,戈甲急趨春水流。
幾處醉眠方枕藉,一城謠俗重嬉游。
賢侯惠意民知否,幾刻嚴堙為爾留。
450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451
《東州逸黨》 宋·顏太初
天之有常度,躔次絕乖離。
地之有常理,沈潛無變虧。
人之有常道,高下遵軌儀。
三才各定位,萬古永不移。
454
《登定王臺》 宋·趙汝譡
湘中十七門,層層居中央。
經宮自何代,傅是漢定王。
窮力致遠士,側身思咸陽。
地褊乃后絕,炎靈久無光。
455
《游西山》 宋·趙善漮
古廟嵯峨占地靈,四山環抱聳螺青。
松壇鶴去云無伴,石洞龍歸雨亦腥。
弛擔樵歌屯別徑,倚蓬漁笛起前汀。
個中真覺凝眸豁,一點心無俗慮縈。
456
《大滌洞》 宋·鄭國輔
去縣十八里,傳名千萬年。
三山空隔海,一柱獨擎天。
驂馭歌司馬,燒丹扣葛仙。
誰云塵俗骨,亦得嗣前賢。
458
《上執政四十韻》 元·雅琥
圣主飛龍日,求賢似拾珍。
典謨皆故老,登用必元臣。
日月當黃道,風云擁紫宸。
華封歸帝力,壽域囿吾民。
459
《水龍吟 與北山覺公》 元·李孝光
倚闌藍玉西邊,長松千尺**走。
風吹香霧,云生幽樹,泉鳴缺*。
嘻笑山翁,看山不厭,別來渾瘦。
且休嫌俗客,竹床烏幾,半分與,真耆舊。
460
《次韻答慈元恕》 明·大章塤公
茅堂住在清江曲,瀟灑渾無俗客過。
流水自懸舂藥碓,落花閑度煮云窩。
不耽玄石三年酒,只賦梁鴻《五噫歌》。
退食歸來塵事少,舊游回首隔風波。
* 關于俗歌的詩詞 描寫俗歌的詩詞 帶有俗歌的詩詞 包含俗歌的古詩詞(8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