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俗學的詩詞(745首)
561
《石經堂》 宋·李石
我來一登石經堂,從以諸生行兩廡。
諸生讀經半白頭,問以始終箝不語。
我聞此經昔中都郎中所隸乃其祖。
邇來離亂已亡失,
562
《左右生題名》 宋·李石
蜀地雖遠天之涯,蜀人只隔一水巴。
自從文翁建此學,此俗化為齊魯家。
泮林春風桑椹熟,集鼓坎坎聞晨撾。
諸生堂奧分左右,相比以立如排衙。
565
《再賦簡李尉》 宋·李洪
滿院秋英獨傲霜,恨無醇酒變春江。
門前催取麻姑榼,席上驚傾道士缸。
學蹈丘軻難合俗,詩如曹鄶不成邦。
埋藏自比豐城劒,射斗難占紫氣雙。
567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568
《贈黃真護道人游茅山》 宋·樓鑰
少年曾上三茅山,千巖萬壑窮躋攀。
煙霏空翠不可狀,弟兄聯騎欣清閒。
回頭五十有余載,至今夢境猶班班。
初從崇禧入仙境,元符玉晨紛幢幡。
569
《史文惠王挽詞》 宋·樓鑰
八行源充遠,三師慶系遙。
樞庭先附鳳,相國薦簪貂。
感會逢千載,榮華冠四朝。
甘盤稱舊學,綺季簉儲寮。
570
《送王道州》 宋·樓鑰
九疑之南為舂陵,瀟水清駃山為城。
郡齋正據山直上,一覽萬家無遺形。
家君頃年入蓮幕,我不得往空馳情。
先生分符此中去,心旌搖颺隨雙旌。
573
《同主簿過翠眉亭》 宋·虞儔
墨綬低回嘆陸沉,好山渾作翠眉顰。
我聊爾耳寧違俗,仕有時乎亦為貧。
老去催科非所學,向來凋瘵愧斯民。
整襟再拜欒城像,幸剩殘膏丐后人。
574
《簡子崧時丞建德》 宋·趙蕃
石田渡口鉦鼓鳴,憶同居民送君行。
至今是邦數廉吏,君與韋陸俱其名。
別來憶君已騰趠,故人無復思漁釣。
豈知更作畿縣丞,未免流俗輕嘲傲。
575
《贈路芾德章》 宋·趙蕃
憶昔介庵老,視我猶子弟。
于今于越州,必灑西州涕。
重憶郎中公,契與外氏通。
慨我未知學,一見寧發蒙。
576
《送施教授》 宋·趙蕃
盛心蓋俗忘,奸聲其道傷。
摻別伊何吟,停杯慨以慷。
君官上饒郡,分教明虞唐。
俄而及瓜代,朝天架康莊。
578
《書李氏園亭》 宋·趙蕃
坐久思行步,因而上野亭。
日兼梅雨落,山接稻田青。
何術銷終訟,連朝役瘦形。
早知還走俗,不用學通經。
579
《呈邢叔三首》 宋·趙蕃
前輩已云遠,公身親見之。
老成疑故在,風俗未憂衰。
問學本日用,文章先達辭。
從茲得夷步,不復困多歧。
* 關于俗學的詩詞 描寫俗學的詩詞 帶有俗學的詩詞 包含俗學的古詩詞(7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