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俗學的詩詞(745首)

    21 《飲中題一首》 宋·劉克莊

    曾從莊列問端倪,俗學區區等甕雞。
    佛法須償蚯蚓債,帝魂化作杜鵑啼。
    安知丞相嗔如屋,但見山公醉似泥。
    它日門人求注腳,只須標作飲中題。

    22 《答黃藪富道》 宋·王令

    角角適時足,力走猶或遲。
    從而不逮人,不若坐視之。
    而予始用此,已無先人思。
    間自念斯世,固亦未易為。

    23 《次韻王適留別》 宋·蘇轍

    遠謫勞君兩度行,復將文字試平衡。
    干時豈為斗升祿,聞道應忘寵辱驚。
    未了新書誰與讀,重留佳句不勝情。
    決科事畢知君喜,俗學消磨意自清。

    24 《答伯秋》 宋·王灼

    半生沉俗學,中路墮嚴科。
    白眼遭非類,黃泉愧阿多。
    無勛封柱國,有志捽何羅。
    慎勿相料理,因風又起波。

    25 《用山谷上東坡韻與馮黎州》 宋·李流謙

    鼓鏞作宮庭,缶盎不能聲。
    仟圓起瀕死,乃欲進豨苓。
    淫書有痼疾,展卷自弱齡。
    俗學或攘之,正憂荊棘生。
    孔顏共一世,余事不芥蔕。
    跪求直指處,遂了不朽計。

    26 《前詩謂思索詩句可以度日第恐終無益再賦一首》 宋·虞儔

    年來世味一毫輕,宿契詩書尚有情。
    魔事從教從眼赤,內觀還覺寸心明。
    思量詩句嗟無補,檢校醫方恐未精。
    俗學可憐夸口耳,何如默坐息營營。

    27 《肩吾生日以三絕為壽》 宋·魏了翁

    俗學場中蚤掉頭,一窗書卷古人謀。
    東西日月自明耳,皇恤人間有喘牛。

    28 《林寶文生日》 宋·王炎

    乾健運元氣,斗杓默回旋。
    千歲生一圣,半千生一賢。
    間世有異稟,天意非徒然。
    皇極在人心,俗學無自得。

    29 《太常引 壽陶珉溪》 元·王惲

    南枝梅信點冰妍。
    覺初度,得春偏。
    人物*堂仙。
    看才思、渾如*泉。
    悠悠往古,紛紛俗學,**繡空鮮。
    青鬢莫蒼然。
    要折衷、陶家講筵。

    30 《挽齊齋倪尚書》 宋·劉宰

    南山有孤松,屹立幾尋丈。
    雪根雨露滋,藤蘿巧相傍。
    高柯撐青空,落落不可上。
    遼東白鶴歸,城郭固無恙。

    31 《仲夏書事十首》 宋·方回

    勁瘦元弘博,凄酸忽壯豪。
    為詩兼眾體,此事屬吾曹。
    俗學三書虎,雄心六釣鰲。
    蘭枯菊猶短,不羨蜀葵高。

    32 《何耕道還邛南贈詩為別》 宋·郭印

    古人不復見,俗學尚穿鑿。
    時花亦可觀,潢潦終易涸。
    暮年識吾子,志與流輩各。
    入道窮根源,高情轉寥廓。

    33 《和樊直夫兼簡允南》 宋·郭印

    士而志於道,誰云不自量。
    山海雖崇深,行者尚梯航。
    況復我固有,本根先混茫。
    渺然一微塵,猶足鑄虞唐。

    34 《讀書燈》 宋·錢時

    讀書燈,明暳暳,溪堂硬度人親送似。
    歷落平生未見書,與汝間關幾半世。

    35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此后江陵時作)》 唐·元稹

    昔歲俱充賦,同年遇有司。
    八人稱迥拔,兩郡濫相知。
    逸驥初翻步,鞲鷹暫脫羈。
    遠途憂地窄,高視覺天卑。

    典故隱居生活

    36 《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議論學習勉勵

    37 《謫居糧絕請學于農將田南山詠言寄懷》 明·王守仁

    謫居履在陳,從者有溫見。
    山荒聊可田,錢镈還易辦。
    夷俗多火耕,仿習亦頗便。
    及茲春未深,數畝猶足佃。
    豈徒實口腹,且以理荒宴。
    遺穗及烏雀,貧寡發余羨。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學習農事抒情

    38 《袁州州學記》 宋·李覯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詔州縣立學。
    惟時守令,有哲有愚。
    有屈力殫慮,祗順德意;有假官借師,茍具文書。
    或連數城,亡誦弦聲。

    古文觀止學習散文

    39 《歸崑山省親別太學同舍》 宋·郭章

    也知隨俗調歸策,卻憶當年重出關。
    豈是長居戶限上,可能無意馬蹄間。
    中原百甓知誰運,今日分陰敢自閒。
    倘有寸功裨社稷,歸來恰好試衣斑。

    40 《和祖擇之學士袁州慶豐堂十詠》 宋·陳詵

    窮谷寓形久,慚無問俗方。
    文章古刺史,今昔竊馀光。

    * 關于俗學的詩詞 描寫俗學的詩詞 帶有俗學的詩詞 包含俗學的古詩詞(7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