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俗夫的詩詞(657首)

    601 《示兒定孫二絕》 宋·陳淳

    丈夫尚志志高明,勿效卑卑世俗情。
    從上一條平坦路,千賢萬圣所通行。

    602 《安溪送泉粹》 宋·陳宓

    平生順天命,渴飲與饑飯。
    不能便利趨,俛首榷商販。
    隨群謁上官,言語但樸愿。
    豈知事迎合,宛轉若藤蔓。

    603 《和王主簿韻》 宋·陳宓

    黃葉逐西風,歸心與俱起。
    況復懷美人,相望一溪水。
    聞名知幾年,會面數月耳。
    如何于其間,四旬還索處。

    604 《古田女》 宋·陳普

    昔年過饒州,一事獨希差。
    清川浴婦人,以書不以夜。
    上流濯垢膩,下流汲歸舍。
    供佛與事尊,共用如啗蔗。

    605 《玉山東岳》 宋·陳普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已了。
    云胡遍天下,璺婢得祭禱。
    五岳視三公,稱帝何所考。
    益以天齊名,僭竊良不小。

    606 《云莊勸學》 宋·陳普

    百川皆望東,三才同面離。
    半圭崇幼德,六矢志男兒。
    孟子道非高,周公言非欺。
    要須辨方位,乃識窮陬維。

    607 《勸學》 宋·陳普

    七閩四海東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無諸曾擁漢入秦,歸來依舊蠻夷俗。
    未央長樂不詩書,何怪天涯構板屋。
    人民稀少禽獸多,云盤霧結成烜燠。

    608 《薛玠兩投詩以古風謝之》 宋·陳文蔚

    知君家住象山麓,日有見聞新耳目。
    自憐各在天一涯,休譽惟能采鄉曲。
    卻來一見玉溪頭,已知標致非凡俗。
    等閑揮翰墨淋浪,惠我新詩不金玉。

    609 《送歐陽國瑞歸鉛山》 宋·陳文蔚

    交游無數竟誰同,雅羨夫君氣似虹。
    吾道久隨流俗弊,義居今風古人風。
    端能縱目秦淮上,解逅論文楚水東。
    歸去梅花開也未,江頭葉葉翦霜風。

    610 《西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蛇鼠必夜出,鴟鸮以暗鳴。
    有時亦不然,白晝或縱橫。
    風俗昔忠厚,文物當承平。
    一夫負微惹,不逃清議評。

    611 《送紫陽王山長俊甫如武林五首》 宋·方回

    紛紛肉食笑儒冠,賴有吾徒耐歲寒。
    心遠要期來哲共,眼高不受俗書瞞。
    樽前笑語窺胸次,燈下工夫見筆端。
    好向故都求益友,歸時敢作去時看。

    612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613 《送趙無己之臨川》 宋·方回

    古之諸侯公侯伯,今之諸侯二千石。
    建邦作郡事不同,后車皆當載賓客。
    釣魚呂望朝棄竿,飯牛寧越夜辭軛。
    云龍風虎機會偶,赫奕功名垂竹帛。

    614 《送羅架閣弘道》 宋·方回

    六籍討雅奧,百家窮怪奇。
    江沱馬塵合,毛釐無所施。
    不自我后先,逢此澤火時。
    固已殛來惡,尚乃存微箕。

    615 《題郭熙雪晴松石平遠圖為張季野作是日同讀杜》 宋·方回

    書貴瘦硬少陵語,豈止評書端為詩。
    五百年間會此意,畫師汾陽老阿熙。
    嵬詩瑣畫世一軌,肉腴骨弱精神癡。
    明窗共讀杜集竟,兩幅雪霽叉橫披。

    616 《為張都目益題爪哇王后將相圖》 宋·方回

    闍婆之國古來有,其人裸體蓬厥首。
    后來改號作爪哇,君僭稱王妻僭后。
    跣足露乳布纏腰,往往自妍不知丑。
    千島萬島南海南,謂遠無虞險可守。

    617 《次韻贈仇二近》 宋·方回

    如池之酒如林肉,不與寒士作廈屋。
    馬畜彌山金滿堂,此但可以駭愚俗。
    得時引類上云霄,失勢舉族填溝瀆。
    曾不若仇翁方叟兩窮交,相與坦蕩忘邊幅。

    618 《寄題暢上人文溪別業詩》 宋·方回

    愛僧予尤愛詩僧,千偈萬頌傳五燈。
    寒山拾得兩奇絕,妙壓神秀盧慧能。
    四明北郭四十里,文溪之名四海稱。
    文溪上人貌古怪,吟壇突兀高千層。

    619 《生日病腹疾書事》 宋·方回

    今年六十二,棄官八年矣。
    生世業已休,來日凜無幾。
    孰謂嘗作郡,旦暮窘薪米。
    少時頗豪宕,晚乃窮如此。

    620 《閩中鄭君炎南仲兩魁鄉賦比自霅教為昌化簿》 宋·方回

    三山鵠袍十萬眾,兩紀知名鄭南仲。
    妙年官賦甲秋闈,一發輒中仍再中。
    豈知天地大變革,原夫八韻竟無用。
    雖然改爾亦得力,斗南斗北聲價哄。

    * 關于俗夫的詩詞 描寫俗夫的詩詞 帶有俗夫的詩詞 包含俗夫的古詩詞(6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