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俗處的詩詞(1059首)
501
《錦里卜筑詩》 明·趙善瑛
錦里幽棲處,悠然遠俗囂。
地偏車馬少,山近市城遙。
松竹連蹊徑,藤蘿掩屋茅。
閉門窮典籍,修業問芻蕘。
503
《騰陽元夕》 明·朱應登
殊方節序漫相親,又見春燈照眼新。
秦苑煙花三輔夢,梁州風俗隔年身。
千門宛轉迎華月,九陌逶迤起暗塵。
淮海路迷何所處,孤城深鎖獨愁人。
504
《董烈婦行》 明·祝允明
大壑松不雕,高山石不朽。
覆載無改易,世有董烈婦。
烈婦王氏名桂芳,十七嫁與董家郎。
董郎臥瘵一年死,烈婦嘔血手斂藏。
506
《桃源行》 唐·王維
〔時年十九〕
漁舟逐水愛山春。
兩岸桃花夾去(一作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
508
《書林逋詩后》 宋·蘇軾
吳儂生長湖山曲,呼吸湖光飲山淥。
不論世外隱君子,傭兒販婦皆冰玉。
先生可是絕俗人,神清骨冷無由俗。
我不識君曾夢見,瞳子了然光可燭。
509
《發廣州》 宋·蘇軾
朝市日已遠,此身良自如。
三杯軟飽后,(浙人謂飲酒為軟飽。
)一枕黑甜余。
(俗謂睡為黑甜。
)蒲澗疏鐘外,黃灣落木初。
天涯未覺遠,處處各樵漁。
513
《趙閱道高齋》 宋·蘇軾
見公奔走謂公勞,聞公隱退云公高。
公心底處有高下,夢幻去來隨所遭。
不知高齋竟何義,此名之設緣吾曹。
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緣未盡余伊皋。
518
《答子勉三首》 宋·蘇軾
驚人得佳句,或以傲王公。
處士還清節,滑稽安足雄。
深沉似康樂,簡遠到安豐。
一點無俗氣,相期林下風。
520
《謝蘇自之惠酒》 宋·蘇軾
高士例須憐曲糵,此語嘗聞退之說。
我今有說殆不然,曲糵未必高士憐。
醉者墜車莊生言,全酒未若全于天。
達人本自不虧缺,何暇更求全處全。
* 關于俗處的詩詞 描寫俗處的詩詞 帶有俗處的詩詞 包含俗處的古詩詞(105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