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俗具的詩詞(186首)
162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163
《送鄒給事》 宋·陳宓
皇天佑我宋,袞袞生巨人。
正學邁賈董,彤庭親選掄。
聲名喧宇宙,勛業見寅亮。
偉哉呂與李,王陳踵經綸。
164
《春愁曲次劉正仲韻》 宋·戴表元
山翁隱居雁蒼谷,春樹年年為翁綠。
耕休坐樹作勞歌,山光水景相徵逐。
歌成無人祗自娛,行人頗怪歌聲殊。
循蹤歷歷見井舍,恐是避秦來此居。
165
《題會真道堂》 宋·方回
八客一道士,臨風舉茗盞。
孔老業不同,同具看山眼。
其六惟坤珍,三實吳楚產。
稟氣殊東西,粹美無可柬。
166
《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宋·方回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
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
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168
《再贈硯工楊全長句》 宋·方回
誰鑿山中龍尾石,遍與人間供翰墨。
蛟螭妒嫉互盤踞,鬼神守護勤呵叱。
茍非其人不輕出,似覺天公深愛惜。
磨硯輕寫俗文章,豈不青蠅污白璧。
169
《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 宋·方回
上古包羲卦初畫,五行之金刀為革。
兩儀四象生□□,□初一圈為太極。
八卦之上六十四,右乾左坤名曰易。
因重□定科斗書,削木為方竹為冊。
171
《倚樓》 宋·郭印
官閒何所之,倚樓縱遠目。
田疇耒耜出,高下春雨足。
人家有生意,慰我苦幽獨。
憶昨水沴馀,海氣蕩坤軸。
175
《送章發運楶》 宋·李復
鄉農不寓兵,經費半非古。
天下雖無事,禁虣必備武。
浚郊開王畿,屹然根本固。
鉤陳擁帝居,百萬環貔虎。
176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178
《聽野老所言》 宋·釋文珦
衰翁臥病山之阿,東村沈老來相過。
首言年饑若無備,次說時政多煩苛。
其間數事盡切已,具有本末非差訛。
農家累世服畎畝,此外寧復知其他。
180
《寄眠云處士》 宋·宋無
聞說華陽洞,人間第八天。
茅君旌屢降,弘景駕常延。
地吐黃金氣,潭流碧玉泉。
神丹光夜發,朱草葉春妍。
* 關于俗具的詩詞 描寫俗具的詩詞 帶有俗具的詩詞 包含俗具的古詩詞(1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