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便鴻的詩詞(323首)
241
《題明發高軒過圖》 宋·陳師道
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
異才天縱非力能,畫工不是甘為下。
今代風流數大年,含毫落筆開山川。
忽忘朽老壓塵底,郤怪鳧鴻墮目前。
242
《楊村四十韻》 宋·李新
欻行西山隈,茄荻風颼颼。
陰巖有積雪,竟日無行辀,灘聲下層檐,寫出千古愁。
斷墟燈火光,慘月神鬼謳。
243
《南樓晚望》 宋·李彌遜
海角長安望爾賒,日邊云影更橫斜。
身閑夢覺俱成蝶,眼病朝昏只見花。
可但陶潛能避俗,不應范蠡便浮家。
君恩未報驚華發,目斷飛鴻水四涯。
245
《和程進道見貽》 宋·曹勛
秋聲起木杪,便覺密葉稀。
風至草木勁,水闊鴻雁知。
壯懷感搖落,嘆息囊中錐。
功名未卓立,此心常坐馳。
246
《和黃執禮六首》 宋·胡寅
浮生均是大槐宮,永日聊便竹簟風。
若要語言求要妙,猶將筆墨畫虛空。
一區聊寄塵囂外,萬景皆歸眺望中。
敢似越雞孵鵠卵,正慚云將問鴻蒙。
248
《和彥達九日》 宋·胡寅
滿頭黃菊斗芳妍,人與秋光兩靜便。
試把杯觴論舊日,未須筋力較明年。
詩慚戲馬臺頭客,目斷歸鴻渚上天。
更愧百衣能送酒,坐令彭澤意空傳。
249
《送余澤還義興》 宋·胡寅
挾策漳濱兩韶稚,君后南隨州計吏。
相逢冠歲璧池頭,頓覺詞華使人惴。
謂宜云路恣騰踏,豈料霜蹄多蹶躓。
君才視我十倍加,蓄積那堪五經筍。
250
《和陶詠二疏韻》 宋·吳芾
世人軀寵榮,往往麾不去。
日已迫桑榆,馳婺方成趣。
誰肯急流中,便作冥鴻舉。
屈指數哲人,在昔獨疏傅。
251
《和陶神釋》 宋·吳芾
人生稟一氣,自微而至著。
不問富與貧,不論新與故。
自有形影初,我便相親附。
二子既有言,我寧無一語。
252
《寄季元集》 宋·吳芾
劍池有逸人,過我談我理。
自謂出囂塵,知足更知止。
高標拂煙云,雅志在山水。
既作陶淵明,且慕赤松子。
253
《四老堂詩》 宋·仲并
便勝從來三戟門,良金如友玉如昆。
天邊鴻雁空千里,堂上壎箎共一樽。
自昔披榛扶社稷,幾人衣錦向邱園。
商山曾為留侯起,來作侯家異世孫。
254
《寄李仲明》 宋·李流謙
夜床風雨憶相過,節物驚人奈老何。
只有孤鴻知我意,每因明月為君歌。
千山夢去無由到,一字書來已覺多。
余耳向來真義合,不知底處便容戈。
256
《再和》 宋·姜特立
合居瑣闥蔭庭槐,底事康衢走俗埃。
莫買漁舟便歸去,好提鴻筆記方來。
湖山剩有詩神助,事業寧須官鬼催。
知道此綸未施用,出屯行矣掃云雷。
258
《送盧漕》 宋·姜特立
昔忝二三子,今俱七十翁。
西州十年別,南部一尊同。
我已三徑具,君還雙鬢蓬。
便須輕世事,留眼送飛鴻。
259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 關于便鴻的詩詞 描寫便鴻的詩詞 帶有便鴻的詩詞 包含便鴻的古詩詞(3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