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便問的詩詞(1197首)
743
《和舍弟中秋月》 宋·黃庭堅
高秋搖落四十五,清都早霜凋桂叢。
纖塵不隔四維凈,寒光獨照萬象中。
少年氣與節物競,詩豪酒圣難爭鋒。
桓伊老驥思千里,尚能三弄當清風。
744
《送權郡孫承議歸宜春》 宋·黃庭堅
宜春別駕鄉丈人,來假廬陵二千石。
虛舟無事鷗與游,良賈深藏客爭席。
諸公鞭樸立威名,公獨愛民如父兄。
諸公馭吏如束濕,公使人人得盡情。
746
《再答元輿》 宋·黃庭堅
君不能入身帝城結子公,又不能擊強有如諸葛豐。
法當顦顇百僚底,五十天涯一禿翁。
問君何自今為郎,便殿作賦聲摩空。
偶然樽酒相勞苦,牛鐸調與黃鍾同。
747
《立春日》 元·王冕
葭吹六管動飛灰,便覺春從地底回。
草木一時生意動,關河萬里凍云開。
寧須生菜傳纖手,且引春風入瓦杯。
天北天南問音信,故人何處寄寒梅?
748
《送人上燕》 元·王冕
燕山三月風和柔,海子酒船如畫樓。
丈夫固有四方志,壯年須作京華游。
京華名花大似斗,看花小兒競奔走。
蒲萄瀲滟金叵羅,羊尾駝峰膩人口。
749
《送五臺長老》 元·王冕
我有慈親年老已,便欲送君難遠行。
道邊持草或解意,天外見云無限情。
九堰潮平船過穩,五臺海近月多明。
故人若見煩相問,頭發于今白幾莖。
750
《息齋雙竹圖》 元·王冕
李侯畫竹真是竹,氣韻不下湖州牧。
墨波翻倒徂徠山,筆鋒移出□□谷。
千竿萬竿清影遠,百丈十丈意自足。
就中分取一兩枝,別是山陰瀟灑族。
753
《西湖念語》 宋·歐陽修
昔者王子猷之愛竹,造門不問于主人,陶淵明之臥輿,遇酒便留于道士。
況西湖之勝概,擅東潁之佳名。
雖美景良辰,固多于高會。
而清風明月,幸屬于閑人。
754
《醉落魄·鸞孤月缺》 宋·晏幾道
鸞孤月缺,兩春惆悵音塵絕。
如今若負當時節,信道歡緣,狂向衣襟結。
若問相思何處歇,相逢便是相思徹。
盡饒別后留心別,也待相逢,細把相思說。
755
《歸田樂》 宋·晏幾道
拭把花期數,便早有、感春情緒。
看即梅花吐,愿花更不謝,春且長住。
只恐花飛又春去。
758
《將發彭城作》 宋·賀鑄
四年吟笑老東徐,滿目溪山不負渠。
得米徑須償酒債,有田便擬卜吾廬。
明朝門外扁舟雪,別夜燈前滿紙書。
會問怱怱解攜客,相思命駕定何如。
* 關于便問的詩詞 描寫便問的詩詞 帶有便問的詩詞 包含便問的古詩詞(11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