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便郵的詩詞(59首)

    41 《歸耕堂》 宋·韓元吉

    退之手板愧丞相,淵明束帶羞督郵。
    紛紛雀鼠待一飽,豈若值杖耘西疇。
    劉郎大耳最叵信,剛道田無不可求。
    摩挲髀肉事鞍馬,堅臥百尺營高樓。

    42 《曾欽道家山圖》 宋·王之道

    永叔愛清潁,明仲樂陽羨。
    投老獲所歸,為計亦良便。
    何如強健時,從官山水縣。
    升虛得吉卜,怳若地祗薦。

    43 《感時述事(十首)》 明·劉基

    天王有萬國,撫治不能遍。
    百僚分所司,控制倚方面。
    旬宣貴浹洽,付托屬隆眷。
    易置茍無恒,勤怠朝夕變。

    44 《嚴慶胄射策南歸迂途相訪六月二十有一日同游》 宋·張栻

    炎暑盛三伏,駕言得清游。
    城南才里所,便有山林幽。
    崇蓮炫平堤,修竹綠高丘。
    方茲閔雨辰,亦有清泉流。

    45 《次魏知元韻三首》 宋·陳造

    江城半月從游樂,別去知君剩有詩。
    相望置郵三舍便,幸能時寄慰相思。

    46 《再次韻酬進卿》 宋·陳造

    平生友仁今事賢,長裾每侍黃堂仙。
    東方一士復石友,平安幾見郵音傳。
    斬新好語來翩聯,當念醉叟方逃禪。
    亦知平處古人上,更卜氣蘇君子前。

    47 《江行阻風》 宋·吳芾

    我生走四方,足跡亦幾遍。
    初未識江行,每起浮家羨。
    一從登此舟,舉室盡欣忭。
    既得舍車徒,且免入郵傳。

    48 《殿柱記》 宋·李石

    蒼龍甲戌歲,修筑周公殿。
    文翁至高君,學校已再變。
    順考興平年,寔紀漢之獻。
    或云鐘會書,入木字隱見。

    49 《代書寄內弟耐翁總干》 宋·樓鑰

    我昔生外家,半世猶相依。
    至今連墻居,日日相聞知。
    諸表如群從,休戚真同之。
    耐翁生而秀,愛惜從兒時。

    50 《病起據案無緒輒書二十五韻呈簿尉》 宋·虞儔

    只役來異鄉,瘧鬼巧伺便。
    寒熱四五行,大小六七戰。
    初如蹈陰壑,赤身臥冰霰。
    繼若煽紅爐,虐焰工煆煉。

    51 《寄處州季侍御二首》 宋·趙蕃

    自聞開暮府,幾欲走郵筒。
    便有江湖役,仍遭貧病攻。
    想多為郡樂,亦復賦詩工。
    又最淮陽課,何時用弱翁。

    52 《次韻永平令江叔文鶴山書院落成詩》 宋·魏了翁

    天運驅人人不覺,古道違時時不學。
    王相隨脛回荊山,昭質依然未經琢。
    因思胥靡逢殷宗,精神動悟聲氣從。
    礪舟霖雨到梅蘗,變化氣質天同功。

    53 《次韻柬李希膺》 宋·胡仲弓

    相逢一笑便忘懷,鼠量難法三百杯。
    幕府清閒無檄至,郵筒絡繹有詩來。
    分朋盡屏牛僧孺,取女親逢羊角哀。
    滿眼鶯花良不惡,春風吹上越王臺。

    54 《登北山真武觀試泉》 宋·蒲壽宬

    莫夸陽羨茗,在彼山之巔。
    莫夸惠山溜,試此山之泉。
    不生陸鴻漸,渴死廬玉川。
    且共春風里,不斗社雨前。

    55 《再次前韻留黃縣尉二首》 宋·項安世

    郵亭別酒也須傾,底作匆匆向永明。
    蓮里青心猶有意,雨中紅日可無情。
    吾伊未了吾難出,子墨傅言子試評。
    回首便成千里恨,論心何惜片時程。

    56 《高安別蘇野塘三首》 宋·裘萬頃

    交蓋才傾便語離,絕憐立馬送君時。
    梅花未必堪相寄,待倩郵筒寄小詩。

    57 《再韻謝和章》 宋·劉宰

    萬灶連營橫塞月,委輸不繼官倉竭。
    冠攘雖息尚游魂,胡虜已衰聞蹀血。
    赭衣開河深復深,青青蔓草生河險。
    歲旱氏饑神乏祀,故老言言徵讖緯。

    58 《早食鐵佛寺》 宋·孔武仲

    破壁題名滿,往還如置郵。
    山河萬里道,車馬片時休。
    白日初騰曉,涼蟬已喚秋。
    便添山野興,咫尺帝王州。

    59 《送汪永豐被薦解組還朝》 宋·曾豐

    等之土蒲同,他豈不云便。
    顧寧圖此君,曾不鄙吾縣。
    小折彭澤腰,仰看督郵面。
    何以剸爾繁,胸次剛百練。

    * 關于便郵的詩詞 描寫便郵的詩詞 帶有便郵的詩詞 包含便郵的古詩詞(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