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便作的詩詞(2074首)
981
《憶山送人》 宋·蘇洵
少年喜奇跡,落拓鞍馬間。
縱目視天下,愛此宇宙寬。
山川看不厭,浩然遂忘還。
岷峨最先見,晴光厭西川。
982
《蘭》 宋·鄧林
野客過門叫賣蘭,清風便自逼人寒。
孤根未必靈均種,推作離騷輩行看。
983
《六詠詩》 明·憨山大師
心金翅鳥命終,骨肉盡消散。
唯有心不化,圓明光燦爛。
龍王取為珠,照破諸黑暗。
轉輪得如意,能救一切難。
985
《喜晴》 宋·曾幾
求晴而得晴,老子不勝喜。
夜間屋瓦聲,如疾痛在己。
通宵遂無寐,落勢殊未已。
禾頭臥沙泥,便恐欲生耳。
986
《送別》 宋·高翥
老去情懷怕別離,年來不作送行詩。
人前舉似終難信,問著垂楊便可知。
987
《次韻何子楚食櫻桃》 宋·沈與求
輕衫駿馬飛彈丸,上林花開紛繡團。
御廚賜筍未解籜,山櫻亦復登金盤。
宗廟薦新勤玉路,凡果紛紛不論數。
風清日美雨絲收,朱實烘春燃綠樹。
989
《棲賢寺》 清·王士禎
李渤讀書處,乃在棲賢谷。
何年作招提,來尋愜幽獨。
僧舍如蜂房,高下傅山麓。
云來漢陽峰,時就檐下宿。
古寺無所有,修竹間喬木。
野衲喜客來。
欣然設茗粥。
便欲置草堂,巖棲于此卜。
992
《大雪與同舍生飲太學初筮齋》 宋·陳東
飛廉強攪朔風起,朔風飄飄灑中土。
雪花著地不肯消,億萬蒼生受寒苦。
天公剛被陰云遮,那知世人凍死如亂麻。
人間愁嘆之聲不忍聽,誰肯采摭傳說聞達太上家。
993
《即事》 宋·鄭剛中
新涼到郊墟,秋水滿陵澤,主人坐輕舸,恰受二三客。
入網旋烹鮮,逢蔬方小摘。
甘同芡實把,酸分石榴拆。
994
《讀林罕小說》 宋·晁公武
倉頡鸛鳥跡,於是創文字。
原其制作心,本以便記事,呼讀猶強名,況乃論位置。
周人建小學,六書分義類。
995
《雪》 宋·樓鑰
丙午九月才入冬,晦日忽驚雪墮空。
傳聞都城更復早,萬官入賀明光宮。
自從開霽更不雨,和氣直似青春濃。
斗柄插子日丁卯,夜煽裂缺鞭雷公。
997
《贈篆書吳全仲古風》 宋·歐陽光祖
黃帝史倉初作書,依類象形書亦疏。
獸蹄鳥跡頗奇怪,乾端坤倪微發舒。
周籀大篆十五篇,體制漸與蒼史殊。
秦兼七國有天下,混一土字同書車。
998
《贈刻圖書處士二首》 宋·李劉
今年生日勝常年,一佛中間萬佛緣。
善念才興方寸地,恩光便下九重天。
花香作供圍方丈,粟粒成功福大千。
長壽如來更多寶,飽參住世小乘禪。
999
《春》 宋·真德秀
東風昨夜入簾帷,便覺深宮漏影遲。
一曲涼州花盡放,不須先作報春詩。
1000
《酹江月/念奴嬌》 宋·卓田
武夷山字,是使君銜上,新來帶得。
便覺閑中多勝事,滿眼煙霞泉石。
云卷塵勞,風生芒竹,去作山中客。
曉壇朝罷,自然五福天錫。
* 關于便作的詩詞 描寫便作的詩詞 帶有便作的詩詞 包含便作的古詩詞(207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