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便休的詩詞(972首)

    61 《送游吏部赴召》 宋·魏了翁

    天馬周流不停策,青龍掛空山無色。
    區中物物見根柢,歲年滔滔逐流水。
    籲于求歸歸未獲,客里隨人送行客。
    鏦金伐鼓行清秋,江頭組練云如稠。

    62 《獨倚》 宋·胡仲弓

    獨倚危樓望,清風動斗牛。
    功名兩蠻觸,身世一蜉蝣。
    樂道貧何損,吟詩醉便休
    靜中生萬感,燒燭看吳鉤。

    63 《摸魚兒·嘆骷髏》 元·王哲

    嘆骷髏、臥斯荒野。
    伶仃白骨瀟灑。
    不知何處游蕩子,難辨女男真假。
    拋棄也。

    64 《點絳唇 贈友人》 元·王哲

    觀公形貌,青春伶俐真惺灑。
    偏幽雅。
    自然嬰姹。
    莫放猿兒耍。
    認取清閑,異日成佳話。
    之乎者,便休書寫,養就丹無價。

    65 《中秋》 宋·陳藻

    詩書讀罷問耕牛,等得時來死便休
    一帶空村無潤屋,聊因社肉作中秋。

    66 《涉世》 宋·許月卿

    涉世如溪谷,只宜在淺處。
    一生如一日,未暮早歸去。
    君不見偉哉男子韓淮陰,往往正坐涉世深。
    功成身退豈不好,當時何事歸不早。

    67 《金陵感秋》 宋·王镃

    魚書難寄水空流,兩袖西風破黑裘。
    客夢蘆花晉城月,歸心楓葉浙山秋。
    世情老去諳方熟,愁事來時醉便休
    滿目關河懷古恨,如今何處問孫劉。

    68 《贈陳東洲》 宋·牟巘五

    散發披襟頗自由,野麋見客忽驚投。
    新詩生怕將愁至,博學何妨與藝游。
    未說天邊金彈子,試尋城外土饅頭。
    不然且學伯倫醉,荷插相隨死便休

    69 《示李才翁宣教》 宋·釋慧遠

    吾官學佛幾經秋,夢裹書空醒便休
    會得三吳滅門句,也須親到百花洲。

    70 《舟中戲書》 宋·釋紹嵩

    喬木荒城古渡頭,鳥啼花落水空流。
    從吾所好煙波上,祗在船中老便休

    71 《樸庵》 宋·釋紹曇

    確實行藏與古儔,略無半點詐明頭。
    豎粗拳驗方來眼,未跨門時見便休

    72 《頌十玄談·玄機》 宋·釋印肅

    迥出三乘不假修,別傳一句普天收。
    揚眉早是相輕忽,妙得無心了便休

    73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地藏栽田做活計,南泉鎌子能收刈。
    日用平懷穩便休,自然顆糝無遺棄。
    無遺棄,不容易。
    你也莫虧我,我也不虧你。

    74 《頌古一百則》 宋·釋正覺

    借來聊爾了門頭,得用隨宜即便休
    象骨巖前弄蛇手,兒時做處老知羞。

    75 《頌古一百首》 宋·釋智愚

    五十笑他先百步,何如參馬勝騎牛。
    不須重較多和少,歸到家山即便休

    76 《送勝因長老》 宋·釋重顯

    黃梅散席三百載,續焰聯芳事空在。
    宗兮派兮生異端,花兮葉兮太煩碎。
    韶陽間出多慷慨,權要雄雄曾絕待。
    曲木據位知幾何,利刀翦卻令人愛。

    77 《休假還舊業便使(一作盧象詩)》 唐·王維

    謝病始告歸,依依入桑梓。
    家人皆佇立,相候衡門里。
    時輩皆長年,成人舊童子。
    上堂嘉慶畢,顧與姻親齒。

    78 《南遷途中作七首·訪貫休上人》 唐·吳融

    休公為我設蘭湯,方便教人學洗腸。
    自覺塵纓頓瀟灑,南行不復問滄浪。

    79 《貫休應夢羅漢畫歌(一作禪月大師歌)》 唐·歐陽炯

    西岳高僧名貫休,孤情峭拔凌清秋。
    天教水墨畫羅漢,魁岸古容生筆頭。
    時捎大絹泥高壁,閉目焚香坐禪室。

    80 《送休師歸長沙寧覲》 唐·齊己

    高堂親老本師存,多難長懸兩處魂。
    已說戰塵消漢口,便隨征棹別荊門。
    晴吟野闊無耕地,晚宿灣深有釣村。
    他日更思衰老否,七年相伴琢詩言。

    * 關于便休的詩詞 描寫便休的詩詞 帶有便休的詩詞 包含便休的古詩詞(9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