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側首的詩詞(457首)

    81 《感古十四首》 明·陳第

    子期聞磬,覺有深悲。
    召而問諸,母子仳離。
    殺人者死,父怨匪追。
    母輸官釀,三年于斯。

    82 《贈雪山杲公(二首·以下剃染后作)》 明·等慈潤公

    世有避喧者,往往買山匿。
    豈不遠塵俗,緣心曾未息。
    當境即隨流,于道竟何益。
    杲公居市廛,復近金閶陌。

    83 《子夜夏歌二首》 明·公鼐

    青蓮如華蓋,明珠朝露鮮。
    風來荷蓋側,珠亦不成圓。

    84 《西湖雜詠二首》 明·宋玨

    云合云開樓上下,月升月落榻東西。
    側身枕畔低回看,身與雷峰塔頂齊。

    85 《代書三首》 明·王彥泓

    隨意梳頭與著衣,橫看側視總相宜。
    瑤釵拜賽三年葉,黛筆重翻十樣眉。
    通神針國俱受譜,閑窗繡佛自抽絲。
    珊珊弱骨驚鴻影,最想氍毹答巧時。
    ¤

    86 《步月(二首)》 明·項蘭貞

    步月下庭除,螢飛花影側。
    露下不知寒,鳴蛩動秋色。

    87 《沈長山山莊絕句三首》 明·鄭明選

    苦蓼滿汀花映窗,蜀山飛過雁雙雙。
    豆棚欹側侵書架,梧葉顛狂撲酒缸。

    88 《慈湖夾阻風五首》 宋·蘇軾

    臥看落月橫千丈,起喚清風得半帆。
    且并水村攲側過,人間何處不巉巖。

    89 《廣倅蕭大夫借前韻見贈,復和答之,二首》 宋·蘇軾

    心閑詩自放,筆老語翻疏。
    贈我皆強韻,知君得異書。
    滔滔沮叟是,綽綽孟生余。
    一笑滄溟側,應無憤可攄。

    90 《和陶答龐參軍六首》 宋·蘇軾

    丱妙侍側,兩髦丫分。
    歌舞壽我,永為歡欣。
    曲終棲然,仰視浮云。
    此曲此聲,何時復聞。

    91 《雪詩八首》 宋·蘇軾

    石泉凍合竹無風,夜色沉沉萬境空。
    試問靜中閑側耳,隔窗撩亂撲春蟲。

    92 《送運判朱朝奉入蜀七首》 宋·蘇軾

    藹藹青城云,娟娟峨眉月。
    隨我西北來,照我光不滅。
    我在塵土中,白云呼我歸。
    我游江湖上,明月濕我衣。

    93 《和鮮于子駿《鄆州新堂月夜》二首》 宋·蘇軾

    明月人華池,反照池上堂。
    堂中隱幾人,心與水月涼。
    風螢已無跡,露草時有光。
    起觀河漢流,步屧響長廊。

    94 《至真州再和二首》 宋·蘇軾

    老手王摩詰,窮交孟浩然。
    論詩曾伴直,話舊已忘年。
    北上難陪驥,東行且趁船。
    離亭花映肉,醉眼鷺窺蓮。

    95 《至真州再和二首》 宋·蘇軾

    公顏如雪柏,千載故依然。
    笑我無根柳,空中不待年。
    肯留歸闕旆,坐待逆風船。
    特許門傳龠,那知箭起蓮。

    96 《鹽官絕句四首》 宋·蘇軾

    南寺千佛閣古邑居民半海濤,師來構筑便能高。
    千金用盡身無事,坐看香煙繞白毫。
    北寺悟空禪師塔(名齊安,宣宗微時,師知其非凡人。
    )已將世界等微塵,空里浮花夢里身。

    97 《和鮮于子駿鄆州新堂月夜二首(前次韻,后不》 宋·蘇軾

    去歲游新堂,春風雪消后。
    池中半篙水,池上千尺柳。
    佳人如桃李,胡蝶入衫袖。
    山川今何許,疆野已分宿。

    98 《和陶停云四首》 宋·蘇軾

    凜然清臞,落其驕榮。
    饋奠化之,廓兮忘情。
    萬里遲子,晨興宵征。
    遠虎在側,以寧先生。

    99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 宋·王安石

    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
    盤根雖巨壯,其末乃修纖。
    去縣尚百里,側身勇前瞻。
    蕭條煙嵐上,縹緲浮青尖。

    100 《正肅吳公挽辭三首》 宋·王安石

    應世文章手,宜民政事才。
    朝多側目忌,士有拊心哀。
    書蠹平生簡,香寒後夜灰。
    悠悠國西路,空得葬車回。

    * 關于側首的詩詞 描寫側首的詩詞 帶有側首的詩詞 包含側首的古詩詞(4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