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依止的詩詞(272首)

    161 《沁園春·天下江山》 宋·夏元鼎

    天下江山,無如甘露,多景樓前。
    有謫仙公子,依山傍水,結茅筑圃,花竹森然。
    四季風光,一生樂事,真個壺中別有天。
    亭臺巧,一琴一鶴,泥絮心田。

    162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163 《南歸詩十八首》 明·李流芳

    疇昔偕茲役,維予暨汪子。
    我從中道還,子亦廢然止。
    汪子行煢煢,念之心欲死。
    重來復同歸,依然吾與爾。

    164 《中秋后一日曾青藜寓齋燕集》 清·余楍

    昨宵對月今宵雨,兩日陰晴不可憑。
    客里招邀常賴友,山中棲止但依僧。
    才高何必愁貧賤,時至無煩感廢興。
    幾度浪浪檐際水,隨風飄灑濕孤燈。

    165 《送江端伯之隆興》 宋·蔡沈

    人生辛苦惟別離,況復心相知。
    辛酸話別語不出,相看執手徒依依。
    問君西游何歸期,長途巉巖不可思。
    春霜日暮山谷里,寒風凜凜吹人衣。

    166 《壽陳左相》 宋·李商叟

    愚生自幼感磨鐫,才拙慚非宅相賢。
    甘遁山村承素萼,濫隨軒冕廁官聯。
    困魚止箔今誰念,倦鵲依巢只自憐。
    拜壽不辭千里遠,欲陪珠履侍陶甄。

    167 《題壁》 宋·錢氏

    落日西風照楚關,斷魂殘魄吊衰顏。
    自從鴻鵠分飛后,無復鴛鴦并枕間。
    腕玉瘦寬金縷袖,鬢蟬慵掠翠云鬟。
    秋天冬暮風雪寒,對鏡懶把金蟬簇。

    168 《白馬金砂洞》 宋·釋居簡

    準擬朝餐洞口霞,更窮泓碧漲桃花。
    可曾石罅潴成玉,多是金邊揀得沙。
    符說有靈尋漢篆,人因鑒止見胡麻。
    依稀似入天臺路,不屬劉家懷阮家。

    169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170 《絜矩書院示學子》 宋·章粲

    四時配四德,元亨利與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夏火物暢茂,是為德之亨。
    金利秋向實,水貞冬日成。

    171 《紫陌行》 明·韓上桂

    圣朝明日麗中天,漢代祥云接御煙。
    百二關河開錦繡,三千龍虎護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孌,洛渭風塵同眷戀。
    但學吹簫駕碧空,豈惜鳴鑾買歌扇。

    172 《哀江頭》 明·何白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
    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
    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173 《有感》 明·胡安

    晴云掛壁無人收,時見樹影橫中流。
    晚風借涼催夢到,一片明月依虛舟。
    長江東流不可止,宦海飄搖亦如此。
    斜風細雨歸去來,誰知世有玄真子。

    174 《野田黃雀行》 明·羅頎

    十畝之間雀啾啾,止蒿集萊鳴相酬。
    遠川遙陌路孔修,原田茫茫禾黍稠。
    秋來古樹風颼嵒,夕陽慘淡沉西丘。
    群飛群下不相求,銜穗食谷安無憂。

    175 《丁孝子詩》 明·烏斯道

    丁鶴年,精誠之心上達九天。
    丁鶴年,精誠之心下達九泉。
    先翁曾長武昌縣,死葬山中厄兵變。
    山中父老懷甘棠,修筑堂封自相勸。

    176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177 《孝若留飲短歌》 明·吳夢旸

    絺洲之上何所為,向君索酒酒勿遲。
    今夜不醉今何時,虛檐燭短風雨苦。
    君屬我歌君可舞,座中無言心各許。
    主人胡不進樂方,語及喪亂哀國殤,使我罷酒色不揚,更

    178 《政公虎跑開堂》 明·楊循吉

    人生何事大,惟有生與死。
    此事茍不明,枉作真男子。
    政公自吳來,其目定如水。
    我以為有道,延入禪室里。

    179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180 《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 唐·王維

    解薜登天朝。
    去師偶時(一作將)哲。
    豈惟山中人。
    兼負松上月。

    * 關于依止的詩詞 描寫依止的詩詞 帶有依止的詩詞 包含依止的古詩詞(2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