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依心的詩詞(2115首)
221
《澄水如鑒》 唐·崔顥
圣賢將立喻,上善貯情深。
潔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澆浮知不撓,濫濁固難侵。
方寸懸高鑒,生涯詎陸沉。
對泉能自誡,如鏡靜相臨。
廉慎傳家政,流芳合古今。
222
《澄水如鑒》 唐·崔顥
圣賢將立喻,上善貯情深。
潔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澆浮知不撓,濫濁固難侵。
方寸懸高鑒,生涯詎陸沉。
對泉能自誡,如鏡靜相臨。
廉慎傳家政,流芳合古今。
223
《家園夜坐寄郭微》 唐·祖詠
前階微雨歇,開戶散窺林。
月出夜方淺,水涼池更深。
馀風生竹樹,清露薄衣襟。
遇物遂遙嘆,懷人滋遠心。
依稀成夢想,影響絕徽音。
誰念窮居者,明時嗟陸沉。
224
《宿瑩公禪房聞梵》 唐·李頎
花宮仙梵遠微微,月隱高城鐘漏稀。
夜動霜林驚落葉,曉聞天籟發清機。
蕭條已入寒空靜,颯沓仍隨秋雨飛。
始覺浮生無住著,頓令心地欲皈依。
225
《長壽寺粲公院新甃井》 唐·李頎
僧房來往久,露井每同觀。
白石抱新甃,蒼苔依舊欄。
空瓶宛轉下,長綆轆轤盤。
境界因心凈,泉源見底寒。
鐘鳴時灌頂,對此日閑安。
226
《題棲霞寺》 唐·綦毋潛
南山勢回合,靈境依此住。
殿轉云崖陰,僧探石泉度。
龍蛇爭翕習,神鬼皆密護。
萬壑奔道場,群峰向雙樹。
天花飛不著,水月白成路。
今日觀身我,歸心復何處。
233
《第三峰》 唐·常建
西山第三頂,茅宇依雙松。
杳杳欲至天,云梯升幾重。
瑩魄澄玉虛,以求鸞鶴蹤。
逶迤非天人,執節乘赤龍。
234
《潭州留別》 唐·常建
賢達不相識,偶然交已深。
宿帆謁郡佐,悵別依禪林。
湘水流入海,楚云千里心。
望君杉松夜,山月清猿吟。
235
《田家》 唐·楊顏
小園足生事,尋勝日傾壺。
蒔蔬利于鬻,才青摘已無。
四鄰依野竹,日夕采其枯。
田家心適時,春色遍桑榆。
236
《酬張夏》 唐·劉長卿
幾歲依窮海,頹年惜故陰。
劍寒空有氣,松老欲無心。
玩雪勞相訪,看山正獨吟。
孤舟且莫去,前路水云深。
237
《寄普門上人》 唐·劉長卿
白云幽臥處,不向世人傳。
聞在千峰里,心知獨夜禪。
辛勤羞薄祿,依止愛閑田。
惆悵王孫草,青青又一年。
* 關于依心的詩詞 描寫依心的詩詞 帶有依心的詩詞 包含依心的古詩詞(21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