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依依意的詩詞(1174首)

    241 《依韻和酬王明遠見寄》 宋·強至

    一日論交坐席間,肯平壯氣就衰顏。
    篇章漫欲窺滄海,道誼從來仰泰山。
    白日聲名君籍籍,青云意緒我斑斑。
    元戎幕府那能久,太學諸生已望還。

    242 《依韻奉和判府經略司徒侍中上巳晚游九曲池詩》 宋·強至

    地勢盤紆巧鑿開,當年匠意亦多才。
    池名不逐唐宮廢,岸折猶如蜀阪來。
    水落有時逢舊石,草深無處覓遺臺。
    行春丞相尋陳跡,往事空嗟浩劫灰。

    243 《依韻和居方觀崔生畫》 宋·強至

    古今畫手得名人,一物才工自出倫。
    字與丹青俱是絕,勢關飛動不無神。
    浪傳誤筆成蠅點,那待青田寫鶴真。
    候雁枯荷含遠意,江湖歸興劃然新。

    244 《依韻和栽花二闋》 宋·強至

    移花新了詔書來,似負迎春著意栽。
    桃李我公天下滿,不須偏待此中開。

    245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安正堂觀牡丹》 宋·強至

    獨王花天晚自開,群芳臣妾漫爭媒。
    金刀幾度裁云葉,玉席多情向斗魁。
    檀口似迎遲日笑,香心肯逐疾風頹。
    相君造化春工手,寫入新詩意更瑰。

    246 《和至之秋宴感懷時至之已有歸休意》 宋·吳則禮

    紛紛舉世事輕肥,三徑蕭條獨可依。
    壯志未隨黃發改,故山將伴白云歸。
    林泉定落幽人手,塵土空侵病客衣。
    明月滿帆秋水碧,扁舟去逐雁南飛。

    247 《送張子宓分教澧陽》 宋·樓鑰

    澧陽渺何許,遠在天盡頭。
    頃為郡樓記,圖志不可求。
    王侯錄故實,頗亦費冥搜。
    忠以申明著,學有車公優。

    248 《送趙伯泳涯侍郎守漫陵》 宋·王邁

    西山無物與泉氏,底使民如父母親。
    凡日用間無不名,滿胸子里盡吾仁。
    我熏知見香猶舊,公滌中和印一新。
    愿廣桐鄉依戀意,寒泉秋菊祀千春。

    249 《重慶閫治十詠·生意堂》 宋·李曾伯

    碩果食難盡,其機運不停。
    岷峨幾霜雪,依舊草青青。

    250 《王夢得意久出遠歸惠詩次韻》 宋·章甫

    手栽桃李已成花,久客歸心急莫鴉。
    別后新詩圓似彈,依前瘦馬鈍如蛙。
    路長人困煎茶店,春去鶯啼賣酒家。
    三徑未荒還寄傲,只應清夢到京華。

    251 《賦意未暢復拾前韻之余者作廣坐隱辭》 宋·戴表元

    我作坐隱辭,客來問我坐隱方。
    開門進客還復坐,為客歷落言其詳。
    隱朝市,我不能沖塵冒暑走遑遑。
    隱江湖,我不能披蓑戴笠操舟航。

    252 《依韻酬沈仍長官惠葡萄》 宋·李復

    異果乘秋熟,分來道路長。
    緘封湘篋重,題詠剡藤光。
    氣蓄西河潤,山圍大谷涼。
    龍須初引水,馬乳晚經霜。

    253 《依韻和秦倅陳無逸觀梅》 宋·李復

    渭水冰消意始回,肌膚玉雪本仙材。
    江南氣暖常先見,隴坻山寒不易開。
    二月莫傷春色晚,一枝豈待嶺邊來。
    風光切莫輕流轉,未放悲云畫角哀。

    254 《野意亭》 宋·李覯

    福唐城郭掌中窺,旭日登臨到落暉。
    誰在畫簾沽酒處,幾多鳴櫓趁潮歸。
    晴來海色依稀辯,醉后鄉愁積漸微。
    山鳥不知紅粉好,才聞歌板便驚飛。

    255 《古意二首送朱鶴阜》 宋·陸文圭

    蓬首寒機女,枉顧生光輝。
    一登君子堂,松羅相因依。
    茂陵喜新聘,中路忽有過。
    顧垂堂上鏡,照妄心中微。
    生死要在嗾,悠悠空是非。
    出門念遠道,歲晏將安歸。
    膏沐更誰容,為君疊羅衣。

    256 《送吉州詹守五首》 宋·彭龜年

    柏移平地失崎嶇,培壅恩深報一無。
    惟有依歸意難盡,不堪虢虢水循渠。

    257 《金剛隨機無盡頌·依法出生分第八》 宋·釋印肅

    桃腮笑日紅,蝴蝶趁游蜂。
    好個歸期意,爭似竺文公。

    258 《毗陵龔君以崇見投古風思致不風依韻答之》 宋·孫應時

    松柏有佳色,矯矯澗欲涯。
    要經鸞鳳棲,豈怨人跡遐。
    匠石初未逢,千歲甘枯槎。
    萬牛送明堂,亦不以自夸。

    259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260 《祭十二郎文》 唐·韓愈

    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嗚呼!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
    既又與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祭文悼亡

    * 關于依依意的詩詞 描寫依依意的詩詞 帶有依依意的詩詞 包含依依意的古詩詞(11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