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依佛的詩詞(335首)

    261 《書懷》 宋·蘇泂

    出門莽莽無所適,青草門前少行客。
    讀書妄意學周孔,行年三十頭雪白。
    朝廷伏聞治清靜,賤子何憂官得失。
    平生志氣渺江海,前日詩名漫梁益。

    262 《詠荊州瑞蓮》 宋·李曾伯

    蓮之為瑞固有之,水神豈肯輕種奇。
    雙花僅見子辱表,并蒂嘗著原父詩。
    未如今年荊州幕,拔萃出類羅方池。
    二花三花四五花,至於六花同一枝。

    263 《次韻徐宰集珠溪》 宋·方岳

    僧不須敲飯后鐘,自攜茶去借松風。
    斬新山色佛頭綠,依舊桃花人面紅。
    春甕貯冰搖玉螘,夜堂烘蠟綴釵蟲。
    山靈共欲留人住,新月隔溪煙霧蒙。

    264 《代吳景年次韻凈慈寺主僧頔上人二首》 宋·陳著

    烏驅兔迫一衰翁,始信浮生總是空。
    拈掇琴書終日事,依棲梅竹百年叢。
    無官不用憂三黜,安分何勞送五窮。
    咫尺上方鐘鼓地,從師學佛便須躬。

    265 《到香山寺似僧能子良》 宋·陳著

    當年真應老,坐斷此名邱。
    交障鎖山定,曲溪依路流。
    聳肩擎佛跡,分腳踏龍頭。
    形勝不可盡,平生償一游。

    266 《驀山溪·玉堂三老》 元·王哲

    玉堂三老。
    唯識王三操。
    復許辨三臺,更能潤、三田倚靠。
    自然三耀,攢聚氣精神運三車,依三教,永沒沈三道。

    267 《瑤臺月 違終南山 其中疑有脫誤·》 元·王哲

    摧云放肆投閑路,清風明月長載。
    回光返照,瑩徹澄波青黛。
    仿佛里、遠望嘉山,靜至收歸寧海。
    前生約,今生在。

    268 《庸庵尚書至自滬三月八日攜猶子子式命汽車招》 近代·陳三立

    客久看遍門前山,兀倚湖光壁掛杖。
    花時臺館頗照眼,亦依蜂蝶媚尋丈。
    尚書禊約竟臨存,張飲聯吟付雙槳。
    發興攜為玲瓏游,魂迎草樹初旭朗。

    269 《自訟一首》 宋·宋庠

    左輔朱轓守,南宮革履臣。
    孤螢難助日,病木獨依春。
    暗懦疑蛇客,愚忠數馬人。
    誰知溫省樹,自誡魯堂紳。

    270 《郡圃觀稻》 宋·宋庠

    誰取霜禾種,來依郡圃栽。
    芒隨虎掌熟,畦作佛袍開。
    自應蟬鳴候,應無蟹嚙災。
    公庖豐甑飯,知免拾顏煤。

    271 《題廣愛寺楞伽山亭》 宋·宋庠

    誰履為山簣,工侔架海形。
    神鞭陰助險,佛髻巧分青。
    棟老棲煙濕,禽翻避呪靈。
    會須依定觀,一一訪巖扃。

    272 《西都官屬咸備尹政得以仰成暇日池圃便同塵外》 宋·宋庠

    誰謂留都劇,翻同小隱年。
    沐頭休吏日,閉閣讀書天。
    竹町能依沼,山樓解納煙。
    癭床閒擁腫,茅棟自連蜷。

    273 《正月望夜侍宴宣德門呈昭文富丞相》 宋·宋庠

    帝闕開金狄,仙輿下玉京。
    建春天上斗,不夜海邊城。
    佛火依山出,星榆夾道明。
    清塵隨漢蹕,紫氣護軒營。

    274 《次韻蘇主管大礬山歌》 宋·項安世

    我昔典司群玉峰,中有一峰如此雄。
    層珪累璧以億計,垂棘縣黎知幾重。
    瑤墀日上光煜爚,琪樹風過聲冬瓏。
    依稀西母翳白鳳,彷佛波神驅玉龍。

    275 《野山茶紅白二種》 宋·項安世

    樟原嶺下野山茶,半是紅花半白花。
    雨里向人俱有淚,花中隱士自成家。
    依稀檐蔔稍頭雪,彷佛棠梨臉畔霞。
    恐是山君雙侍女,不應臨路久咨嗟。

    276 《雜興效阮步兵》 宋·王铚

    松巔負殘雪,高映寒食輝。
    沖風忽飄墮,勢若從天飛。
    庭虛四散入,凌亂侵人衣。
    衣重不忍佛,恐與清景違。
    援琴弄太古,聲淡節亦稀。
    從笑已獨賞,恍然迷是非。
    乃知絕弦意,千載同依依。

    277 《寄題趙丞相獨往亭》 宋·張嵲

    留侯佐漢日,結志已離群。
    唐樂閑退年,陟險勤邦君。
    區中豈所慕,物外良作論。
    上宰曩僑寓,新亭初目存。

    278 《古洗》 宋·章甫

    古人不可見,古物亦無幾。
    今朝雙眼明,乃識漢時洗。
    規模簡而質,仿佛古君子。
    年深土銷蝕,薄處僅如紙。

    279 《北窗》 宋·葉茵

    八面玲瓏靜向陰,靜中時現定中身。
    解傳佛祖從前意,便是羲皇向上人。
    背日一檐渾不暑,依山百卉若為春。
    未逢惠遠相招致,厭殺浮生有劫塵。

    280 《秋夜宿僧院》 明·張羽

    古寺昏鐘日已沉,禪房花木自成陰。
    流螢遠度還依草,宿鳥驚飛不出林。
    僧磬和泉清客慮,佛香入院凈人心。
    夜深共講楞伽字,始識空門義趣深。

    * 關于依佛的詩詞 描寫依佛的詩詞 帶有依佛的詩詞 包含依佛的古詩詞(3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