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攜佳句使淮隅,離合差池二紀馀。旋見豸冠三院貴,晚陪丹地一臺居。涪城又領銅魚契,錦里先馳駟馬車。況是論年俱老矣,送君因復動歸與。
邶詩詠凱風,以成孝子志。鄭人復君母,傳稱能錫類。中郎常有懷,生不識所恃。登朝雖厚祿,當食每忘饋。
家學今三世,儒流甫七人。生涯無窶悴,存沒幾酸辛。父干真吾責,孫枝見汝新。提攜從總丱,成長及冠巾。
象緯辰心次,雄都水濁時。經天浮瑞彩,絕代出英姿。厚德千金璧,虛懷萬頃陂。霜蹄來漢苑,云翮上天池。
君不見慶歷承平道如砥,馳車八荒同一軌。虜人鴟張怒螳臂,百萬云屯若封豕。又不見朔方橫流漲天起,腐麥蛾飛木生耳。扶攜道路雜老幼,操瓢溝中半為鬼。
北戎輕用武,西漢重開邊。幣帛毫芒費,生靈百萬全。幾馳銜命使,今輟判花員。專對從容道,王君正樂天。
二年官番禺,簿領未嘗隙。一月客晉康,偷閑得兩日。太守宣公孫,雅有好客癖。相邀乘午陰,共往叩禪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