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饑誰與哺,衣破誰與補。田家安樂時,尚有饑寒苦。況值久旱馀,十須逾缺五。加以瘧鬼威,空廬倍貧窶。
爾之王父東諸侯,朱門行馬高修修。嚴君家學又繼美,年少鄉書推上游。我生苦晚百無益,猶及步趨陳太丘。飄零不死見三世,爾復預此能言流。
乃翁挾藝專淮鄉,使死者生危不亡。遠如扁鵲師長桑,又如近世龐安常。所交者誰龍虎驤,真李臨淮郭汾陽。軍門出入一藥囊,精兵十萬無金瘡。
赤日射平地,青天卷片云。汗流疑是浴,氣烈正如焚。食鼎荷湯鑊,輿衣蒙火裙。幸哉無內熱,不使躁為君。
邶詩詠凱風,以成孝子志。鄭人復君母,傳稱能錫類。中郎常有懷,生不識所恃。登朝雖厚祿,當食每忘饋。
朱曦漸永煩暑添,薰風當晝飄前檐。庭幽門邃搴帷簾,景物軒豁欣窺覘。方池綠瑩波文恬,兩傍森森生葦蒹。新荷未展排青尖,上下交映開鑒奩。
行藥蕭晨放步遲,嘯臺秋色飽秋時。樂天何意病為伴,樊素不收春自隨。舊雨故人頻問疾,茅君使者凈窺棋。拂衣身健丹楓路,積厭風光剩費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