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僉人的詩詞(93首)
42
《次韻鄭僉判》 宋·方岳
十畝山園賦遂初,左花右竹了無余。
擇陰老我自麋鹿,甘帶何人不蝍蛆。
佛社獨容陶令醉,帝城難作子公書。
行山且不攜詩卷,只許鴟夷載后車。
43
《次韻鄭僉判》 宋·方岳
煙藤云木卷蒼虬,更放瑯玕出一頭。
山下人家方酷暑,此中棋局自驚秋。
圖書如昨不堪煮,風月無多誰與酬。
怪得縱橫蘇季子,歲寒也憶舊貂裘。
44
《次韻鄭僉判》 宋·方岳
詩窮不易辦亭材,只恁荒寒處處苔。
種秫便當終老去,愛花能有幾人來。
生前尺足竹三逕,身外無窮水一杯。
未必諸賢知此意,柴門雖設不曾開。
46
《送別史僉》 宋·方岳
二月寒如此,君胡不少留。
夕陽隨水去,春草泥人愁。
江上三年別,詩邊兩鬢秋。
折腰貧尚爾,天地一扁舟。
50
《和酈僉事見寄韻》 宋·何夢桂
詩書無用戲侏儒,兩序今猶見璧圖。
末路弟兄知己少,中原人物似君無。
曲終湘水絲繩絕,書入昭陵筆硯蕪。
珍重江南春信早,暗隨梅萼到西湖。
51
《呈王元亨僉事》 宋·仇遠
三槐郁郁德之符,喜向金淵識大儒。
早讀父書明體用,夙將使指厲廉隅。
動搖山岳威猶在,收斂風霜寂似無。
人道魯公來辨獄,行看霖雨澤焦枯。
55
《次韻楊僉判室中竹枝》 宋·項安世
懶龍入戶養慵枝,罷枝聽風雨卻聽詩。
頭角不爭云雨會,精神如畏雪霜欺。
莫教手畫手流傅去,生怕時人取次和。
此腹可憐終不負,瑯玕朝暮為君披。
56
《次韻趙僉判投贈》 宋·項安世
三復新篇吻為乾,載賡馀韻甲生顏。
今無愈湜陪長吉,古有嚴徐伴小山。
秀出猗蘭仙李外,思留春草桂枝閒。
從來只有詩人苦,可笑王孫不自閑。
58
《挽方僉判》 宋·陳宓
草堂種玉在長身,黌舍蜚聲四十春。
佐府經綸堪活國,凌云詞賦舊驚人。
官聯僅與馮唐伍,壽考還臻絳老鄰。
弱冠相知今白發,西門祖送淚沾巾。
60
《僉書樞密院事張公》 隋代·佚名
金人強悍,一歲再至。
公提郡兵,疾驅入衛。
敵將易姓,公秉大義。
獨敢抗言,必復趙氏。
欲扶日馭,力掃氛翳。
身拘名張,忠烈振世。
* 關于僉人的詩詞 描寫僉人的詩詞 帶有僉人的詩詞 包含僉人的古詩詞(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