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辰三五是今宵,恰則今宵細雨飄。天念孤舟人寂寞,不教月色故相撩。
此生萬事有期程,多取拋饒竟不曾。誰遣夜來南館里,千花預借上元燈。
上恩留不遣,仍棹越船回。人忝玉堂署,魚還符節臺。危心摧櫓罷,病眼刮云開。讀遍淮南詔,慚非視草才。
得麾初出守,趨召遽言旋。露藿元傾日,秋槎卻上天。丹涂容蹇步,星弁許華顛。再奏皆聞罷,慚妨此路賢。
孑孑歸檣五兩斜,浮云盡處是京華。不隨東魯人浮海,正似新豐犬識家。笏首新荷尋珥筆,腰間故印解垂緺。多年蹇足蹣跚甚,卻畏丹泥九墄賒。
子舟詩書客,畫手睨前輩。挹袂拍其肩,余力左右逮。摩拂造化爐,經營鬼神會。光煤疊亂葉,世與作者背。
森萷一山竹,壯士十三輩。自干云天去,草芥肯下逮。虛心聽造物,顛沛風云會。榮枯偶同時,終不相棄背。
二宗性清真,俱抱歲寒節。常思風云會,為國奮忠烈。道方滄波穨,位有豺虎竊。夫婦相魚肉,關中一丈雪。
鹿苑灘頭秋月明,使君輟棹愛江清。塵埃一段思歸路,已聽荊州漁鼓鳴。
國門欲去尚遲遲,況復凄風落照時。猶有京塵坌舟尾,惱人無幾庾元規。
為問溪頭潮淺深,片帆長掛北歸心。夜風吹雪曉尤怒,午日破云寒復陰。江淮行役殊未已,京洛朋游安事尋。何時穩坐飽麤飯,鼓腹東皋農父吟。
水館四邊村,登臨奈斷魂。黃作開小徑,紅粉哭高原。舟楫逢新火,松楸老故園。斜陽一千里,依約是蘇門。
彩蝀橋西七日留,幾回回首鳳皇樓。如何一葉扁舟里,載得離人萬斛愁。
尚識歷陽道,依然西照間。風煙石磧戍,林麓楚王山。隔水一凝佇,當年百往還。誰憐躍馬客,衰病再投閑。
野客分攜水店前,浪平舟穩稱酣眠。午雞啼處前村近,過盡平湖幾曲天。
杳杳波濤去莫窮,要須流合海天東。長帆百尺嗟無用,醉絕重湖笑逆風。
宛宛轉湖灘,遙遙隔城邑。是時雨初霽,眾綠帶余濕。曉澤澹不波,菰浦覺風入。我生莽未定,世故紛相襲。
依依牛馬辨平沙,三日扁舟近祝家。明日揚颿應復駛,蒸云散亂作風花。
慚愧江淮南北風,扁舟千里得相従。黃州不到六十里,白浪俄生百萬重。自笑一生渾類此,可憐萬事不由儂。夜深魂夢先飛去,風雨對床聞曉鐘。
西歸猶未有苑裘,擬就南遷買一丘。舟楫自能通蜀道,林泉真欲老黃州。魚多釣戶應容貰,酒熟鄰翁便可留。從此莫言身外事,功名畢竟不如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