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作力的詩詞(1738首)

    861 《次許沖元韻送成都高士敦鈐轄》 宋·蘇軾

    栘中老監本虛名,懶作燕山萬里行。
    (余與高君奉使契丹,辭免不行。
    )坐看飛鴻迎使節,歸來駿馬換傾城。
    高才本不緣勛閥,余力還思治蜀兵。
    西望雪山烽火盡,不妨樽酒寄平生。

    862 《與正輔游香積寺》 宋·蘇軾

    越山少松竹,常苦野火厄。
    此峰獨蒼然,感荷佛祖力。
    茯苓無人采,千歲化琥珀。
    幽光發中夜,見者惟木客。

    863 《雪后書北臺壁二首》 宋·蘇軾

    黃昏猶作雨纖纖,夜靜無風勢轉嚴。
    但覺衾裯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
    五更曉色來書幌,半夜寒聲落畫檐。
    試掃北臺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

    864 《次韻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 宋·蘇軾

    饑人忽夢飯甑溢,夢中一飽百憂失。
    只知夢飽本來空,未悟真饑定何物。
    我生無田食破硯,爾來硯枯磨不出。
    去年太歲空在酉,傍舍壺漿不容乞。

    865 《蝎虎》 宋·蘇軾

    黃雞啄蝎如啄黍,窗間守宮稱蝎虎。
    暗中繳尾伺飛蟲,巧捷功夫在腰膂。
    跂跂脈脈善緣壁,陋質従來誰比數。
    今年歲旱號蜥蜴,狂走兒童鬧歌舞。
    能銜渠水作冰雹,便向蛟龍覓云雨。
    守宮努力搏蒼蠅,明年歲旱當求汝。

    866 《次韻功父觀余畫雪鵲有感二首》 宋·蘇軾

    ?此詩卷二十五已收,題“次韻郭功甫觀予畫雪雀有感二首”。
    ?追憶郭功父觀余舊畫雪鵲,復作二韻寄之,時在惠州?此詩為郭功父作。
    ?平生才力信瑰奇,今在窮荒豈易歸。
    正似雪林枝上畫,羽翰雖好不能飛。

    867 《贈錢道人》 宋·蘇軾

    書生苦信書,世事仍臆度。
    不量力所負,輕出千鈞諾。
    當時一快意,事過有馀怍。
    不知幾州鐵,鑄此一大錯。

    868 《次韻孔毅父久旱已而甚兩三首》 宋·蘇軾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平生懶惰今始悔,老在勸農天所直。
    沛然例賜三尺雨,造物無心怳難測。

    869 《元修菜》 宋·蘇軾

    彼美君家菜,鋪田綠茸茸。
    豆莢圓且小,槐芽細而豐。
    種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蟲。

    870 《次韻景仁留別》 宋·蘇軾

    公老我亦衰,相見恨不數。
    臨行一杯酒,此意重山岳。
    歌詞纻清,琴弄黃鐘濁。
    詩新眇難和,飲少僅可學。

    871 《大寒步至東坡贈巢三》 宋·蘇軾

    春雨如暗塵,春風吹倒人。
    東坡數間屋,巢子與誰鄰。
    空床斂敗絮,破灶郁生薪。
    相對不言寒,哀哉知我貧。

    872 《鄧忠臣母周氏挽詞》 宋·蘇軾

    微生真草木,無處謝天力。
    慈顏如春風,不見桃李實。
    古今抱此恨,有志俯仰失。
    公子豈先知,戰戰常惜日。

    873 《送周朝議守漢州》 宋·蘇軾

    茶為西南病,岷俗記二李。
    (杞與稷也。
    )何人折其鋒,矯矯六君子。
    (謂思道與侄正孺、張永徽、吳醇翁、呂元鈞、宋文輔也。

    874 《次韻章傳道喜雨(禱常山而得·)》 宋·蘇軾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飲咸苦。
    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
    預憂一旦開兩翅,口吻如風那肯吐。
    前時渡江入吳越,布陣橫空如項羽。

    875 《河復(并敘)》 宋·蘇軾

    熙寧十年秋,河決澶淵,注鉅野,入淮泗。
    自澶、魏以北皆絕流,而濟、楚大被其害,彭門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吏民疲于守御。
    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風終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復故道,聞之喜甚,庶幾可塞乎。
    乃作《河復》詩,歌之道路,以致民愿而迎神休,蓋守土者之志也。

    876 《東坡八首(并敘)》 宋·蘇軾

    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于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
    釋耒而嘆,乃作是詩,自愍其勤,庶幾來歲之入以忘其勞焉。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

    877 《元修菜(并敘)》 宋·蘇軾

    菜之美者,有吾鄉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
    元修云:使孔北海見,當復云吾家菜耶?因謂之元修菜。
    余去鄉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
    元修適自蜀來,見余于黃,乃作是詩,使歸致其子,而種之東坡之下云。

    878 《海市(并敘)》 宋·蘇軾

    予聞登州海市舊矣,父老云常出于春夏,今歲晚不復見矣。
    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見為恨,禱于海神廣德王之廟,明日見焉,乃作此詩。
    東方云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
    蕩搖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闕藏珠宮。

    879 《游博羅香積寺(并引)》 宋·蘇軾

    寺去縣七里,三山犬牙,夾道皆美田,麥禾甚茂。
    寺下溪水可作碓磨,若筑塘百步閘而落之,可轉兩輪舉四杵也。
    以屬縣令林抃,使督成之。
    二年流落蛙魚鄉,朝來喜見麥吐芒。

    880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并引)》 宋·蘇軾

    蘇州定慧長老守欽,使其徒卓契順來惠州,問予安否,且寄《擬寒山十頌》。
    語有璨、忍之通,而詩無島、可之寒,吾甚嘉之,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聞長滕。
    鉤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

    * 關于作力的詩詞 描寫作力的詩詞 帶有作力的詩詞 包含作力的古詩詞(17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