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作冢的詩詞(219首)

    41 《冬夜讀書甚樂偶作短歌》 宋·陸游

    衰病作書祟,常恨無新功。
    兔甌供茗粥,睡思一洗空。
    郊居近城闉,漏鼓傳冬冬。
    緗帙開爛漫,牙簽紛疊重。

    42 《石首縣雨中系舟戲作短歌》 宋·陸游

    庚寅去吳西適楚,秋晚孤舟泊江渚。
    荒林月黑虎欲行,古道人稀鬼相語。
    鬼語亦如人語悲,楚國繁華非昔時。
    章華臺前小家住,茆屋雨漏秋風吹。

    43 《五月七日夜夢中作》 宋·陸游

    征行過孤壘,寂寞已千年。
    馬病霜菅瘦,狐鳴古冢穿。
    煙塵身欲老,金石志方堅。
    零落英雄盡,何人共著鞭?

    44 《五月七日夜夢中作》 宋·陸游

    霜露薄貂裘,連年塞上留。
    蘆笳青冢月,鐵馬玉關秋。
    振臂忘身憊,憑天報國讎。
    諸公方袞袞,好運幄中籌。

    45 《明叔知縣和示過家上冢二篇復次韻》 宋·黃庭堅

    敝邑荷佳政,耕桑及時運。
    令君平生歡,遠別喜親近。
    吾友徐光祿,死戰萬事盡。
    不見東陵侯,惟見瓜連畛。

    46 《河北道中作》 宋·司馬光

    原上疊疊古冢高,昔時意氣盡賢豪。
    斷碑名姓已磨滅,永日東風吹野蒿。

    47 《八聲甘州 同張古人觀許由冢,古人名潛,字》 元·元好問

    許君祠、層崖上崢嶸,幽林入清深。
    坐嵩丘少室,風煙濃澹,百態變晴陰。
    山下一溪流水,不受是非侵。
    寂寞懸瓢地,黃屋無心。

    48 《留侯廟下作》 宋·梅堯臣

    貌如女子心如鐵,五世相韓韓已滅。
    家童三百不足使,倉海君初去相結。
    秦皇東從博浪過,力士袖椎同決烈。
    曉入沙中風正昏,誤擊副車搜跡絕。

    49 《偶見司馬公休無已書簡感舊作絕句》 宋·晁說之

    卓行高文司馬陳,當年簡牘指埃塵。
    身名暫振久青冢,見在凄涼海畔身。

    50 《赴長洲縣作》 宋·王禹偁

    移任長洲縣,沿流漸入吳。
    見碑時下岸,逢店自徵酤。
    野廟連荒冢,江禽似畫圖。
    高堂從別後,應夢宿菰蒲。

    51 《胡戢秀才效歐陽公集古作琬琰堂》 宋·晁補之

    君不見廬陵公,往為學士修書日。
    詔畀千金訪遺逸,遺文逸字往往出。
    故都易姓幾兵火,量臀鼎腹細詰詘。
    道人岣嶁空有聞。

    52 《孫賁知衢州去疑冢以其所得雙石作堂乞詩》 宋·張舜民

    芝蘭雖好忌當門,何況庭前惡土墩。
    畚鍤才興雙劍出,狐貍盡去老松蹲。
    百年守冢真堪笑,一日開軒亦可尊。
    安得擲從天外去,成都石筍至今存。

    53 《過李膺墓同曼叔作》 宋·韓維

    漢衰奄寺熾,威柄敢專有。
    桓桓李司隸,誓奪還君手。
    登門盛賢俊,破柱發奸丑。
    身雖以此亡,慕者猶恐后。

    54 《作塞上射獵行》 宋·李廌

    塞云委地如潑墨,惡風吹沙變黃黑。
    紫髯將軍柳葉甲,銀騣護闌白玉勒。
    鐵林子弟八九千,飲馬渡橋過河北。
    沙漠黓地古戰場,寸草不生地皮赤。

    55 《謝公定所寶蕃客入朝圖貞觀中閻立本所作筆墨》 宋·李廌

    君不見燕然易水波桑乾,東連鴨綠西賀蘭。
    古來戰地骨成土,赤棘白草沙漫漫。
    漢筑朔方置上郡,晚歲欵塞惟呼韓。
    貞觀文皇力馴制,諸蕃君長充王官。

    56 《彥博見和暑中之作殊有新功復用韻謝》 宋·李流謙

    風雅有正宗,太山視丘垤。
    識者了珉玉,不爾遠堯桀。
    咸韶久不作,日月遭薄蝕。
    空谷閉窈窕,市倡矜半額。

    57 《劉蛻唐大中時人文冢在兜率寺予嘗讀孫樵自序》 宋·李流謙

    詔書嘗下大中朝,不聞稱蛻但稱樵。
    犧樽棄溝俱害性,此理要以達觀超。
    封文為冢嬉笑怒,恚不人知妨鬼妒。
    高岸為谷谷為陵,磨滅可無千載慮。

    58 《辛亥上冢》 宋·姜特立

    寒閨守節少年時,志凜冰霜不可移。
    追遠積成千古恨,報恩寬作十年期。
    此生不愧先君死,后世應傳寡婦碑。
    蘭若棲神安穩在,遺言今日九原知。

    59 《夜坐觀書作》 宋·趙蕃

    久矣疏黃卷,欣然對短檠。
    燈寒度窗影,雨驟落檐聲。
    伏枕身雖憊,觀書眼尚明。
    帶經真有道,發冢復何情。

    60 《山間錄拙作求教葺芷俚語將命笑擲幸甚》 宋·鄭清之

    老我愧不學,無以祛六蔽。
    短綆赴修汲,深淺忘厲揭。
    每逢撲凸篇,如對葛答謎。
    敵壘或致師,何以御柴曳。

    * 關于作冢的詩詞 描寫作冢的詩詞 帶有作冢的詩詞 包含作冢的古詩詞(2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