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作東的詩詞(293首)

    261 《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 宋·蘇頌

    搆虛為實盡枝辭,直道公心自不欺。
    眾口鑠金雖可畏,三人成虎我猶疑。
    忠邪所賴圓穹鑒,通塞須憑大衍推。
    況是圣神方燭理,深冤終有辨明時。

    262 《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 宋·蘇頌

    推治無期任猛寬,苛留累月尚盤桓。
    風霜幾日經摧挫,案牘逾旬未省觀。
    失勢我如魚在網,操權吏甚虎而冠。
    南班小吏猶知禮,朝夕時來一問安。

    263 《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 宋·蘇頌

    飛語初騰觸細文,廷中交構更紛紜。
    綱條既甚秋荼密,枉直何由束矢分。
    御史皆稱素長者,府徒半識故將軍。
    卻憐比戶吳興守,詬辱通宵不忍聞。

    264 《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 宋·蘇頌

    縱出由來古有誅,徇私無實荷寬紓。
    已知公冶本非罪,免似鄒陽更上書。
    刀筆任從文俗議,風霜方識憲臺居。
    自慚衰拙將何用,學術無堪政事疏。

    265 《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 宋·蘇頌

    吏議推窮舊話言,畏途迢遞冒風瀾。
    兩詞罷對文移絕,一室常眠枕席寒。
    郁郁久居人共嘆,皇皇求義我知難。
    誰將羑里匡陳事,便作間堂紫極看。

    266 《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 宋·蘇頌

    名絓臺章冒典刑,圣仁無濫許原情。
    尹京雖愧四方則,廷尉亦非天下平。
    三已自知無慍色,一廛歸去愿為氓。
    君恩天地何由報,九死鴻毛比尚輕。

    267 《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 宋·蘇頌

    平日論心友與親,白頭臨事斗如新。
    臝衣難喻疑金客,束緼應無乞火人。
    三省行藏知有命,十年流落困無津。
    物情世態經諳練,不假虛詞問大鈞。

    268 《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 宋·蘇頌

    秋杪拘留冬欲闌,一旬參對累旬間。
    適逢御史俱厘務,更值中朝久絕班。
    壁觀無言休問祖,坐忘遺照且晞顏。
    是非榮辱知難必,反覆須臾覺夢間。

    269 《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 宋·蘇頌

    防人不善自為謀,對吏方知口起羞。
    本為追胥寬逮系,何期僚屬致增尤。
    溺灰竟欲焚安國,書牘誰將念絳侯。
    惟有丹誠貫金石,風波飄蕩任沈浮。

    270 《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 宋·蘇頌

    罷尹一年重置對,去家千里涉寒溫。
    青云交友難傾蓋,白發慈親正倚門。
    日斷濠梁橫涕泗,夢回京口役形魂。
    寬恩若未投諸裔,好奉安輿葺故園。

    271 《子寶東歸以嚶其鳴矣求友聲為韻作古詩七章寬》 宋·孫應時

    一年三送君,到家能幾程。
    白云耿我懷,更想啼孩嬰。
    過門道無恙,憂端幸少平。
    因之慰猿鶴,無為長怨聲。

    272 《子寶東歸以嚶其鳴矣求友聲為韻作古詩七章寬》 宋·孫應時

    宇宙歸一概,時勢相重輕。
    人心太行山,我道如砥平。
    沈吟百年事,俛仰萬古情。
    五窮未可送,鬼語方嚘嚶。

    273 《子寶東歸以嚶其鳴矣求友聲為韻作古詩七章寬》 宋·孫應時

    傾城事行樂,春臺日熙熙。
    掩關獨愁思,誰能赴幽期。
    故山隔湖活,浮云翳晴曦。
    由來武安客,豈復知魏其。

    274 《子寶東歸以嚶其鳴矣求友聲為韻作古詩七章寬》 宋·孫應時

    哲人重出處,外物非所榮。
    鳳包不吸粟,鴻冥安可矰。
    早知屠羊肆,無所用三牲。
    儻來變儻去,不平何足鳴。

    275 《子寶東歸以嚶其鳴矣求友聲為韻作古詩七章寬》 宋·孫應時

    歲寒松柏蒼,波動金石止。
    物生不自別,有時正須此。
    真源在極致,空談非實理。
    玉汝其或成,造物恩大矣。

    276 《子寶東歸以嚶其鳴矣求友聲為韻作古詩七章寬》 宋·孫應時

    弱齡抱微尚,實恥為身謀。
    頗依夷惠間,不擇趙魏優。
    意行忘坎穽,失腳復何尤。
    但存斗升養,過此今無求。

    277 《子寶東歸以嚶其鳴矣求友聲為韻作古詩七章寬》 宋·孫應時

    教不貴多言,小知非大受。
    力久有天得,海涵耐用負。
    少年今白發,誰與鞭其后。
    詩來讀百過,君真吾畏友。

    278 《泛東湖風浪作復止》 宋·孫應時

    萬頃重湖東復東,意得得怕打頭風。
    故畦遺穗粼粼在,野水寒林處處通。
    鴻雁汀洲渺葭葦,牛羊籬落見兒童。
    衣冠塵土空頭白,慚愧扁舟把釣翁。

    279 《懷東嘉先生因誦老坡今誰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 宋·喻良能

    文章無正體,源浚流乃深。
    能者主宰之,古來非獨今。

    280 《懷東嘉先生因誦老坡今誰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 宋·喻良能

    大雅久不作,淳風日澆漓。
    挽回既狂瀾,此道非公誰。

    * 關于作東的詩詞 描寫作東的詩詞 帶有作東的詩詞 包含作東的古詩詞(293首)
    chengrenyouxi